文|鄧浩志
多地堅持限售,真能降二手供應,促市場回暖?
近日,南京取消樓市“限售”政策受到媒體和市場的關注。所謂取消“限售”,就是業主取得不動產權登記證書之后即可上市交易,無需等待若干時間。有機構統計,去年全國超30座城市取消或優化了“限售”政策。業內人士則認為,這有助于改善住房置換流通,對于改善型住房需求釋放有一定助力效果。
但我請大家注意,目前全國仍有包括北京、上海、成都、蘇州、無錫等地一大批城市還在執行“限售”政策。而相比較之下,仍有“限購”的城市明顯少得多。目前,限購的城市只剩北上深和海南,但仍有限售的城市則多得多,為什么會有這種情況?
其中一個解釋是,限售取消未必屬于刺激樓市的利好。有可能因為限售解除,二手房上市的房源大增,從而讓市場供大于求的情況更加嚴重,樓市復蘇更加困難,所以有些城市一直不肯松綁限售。如果真的是基于這種考慮而不敢取消“限售”,那問題就來了。因為就算維持“限售”避免了短期供應增加,市場復蘇困難,但也暴露出某些城市的樓市政策還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老問題。
而要實現政策的連貫性和連續性,關鍵還是讓市場建立起自我調節的能力,重點是把調節功能還給市場。“裁判”做好引導工作就好,要給予市場一定的寬容度和一定的容錯空間,市場調節機制才可能建立起來,才可能實現自我調節。而頻繁直接下場干預,反而無法讓市場建立自我調節機制。過去20至30年強干預樓市的結果也是有目共睹的。市場只會來回波動,而且幅度一次比一次大。
跑馬拉松送8萬購房券?救市是急病亂投醫
近日,無錫宣布對完成馬拉松全馬、半馬項目的選手發放8萬元購房券。這能拉動樓市嗎?顯然不能。買房和跑步毫無關聯,甚至難以產生任何聯想。煙臺、臨安直接贈送購房優惠券能刺激樓市嗎?同樣無效,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與街頭派發小廣告無異于。長沙推出“七天無理由退訂”購房政策能提振市場嗎?效果依舊有限。此前多個城市嘗試類似政策,雖然短期內提高了簽約量,但冷靜期后退訂率同樣居高不下。
近期全國各地為穩定樓市,陸續出臺了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政策。這種現象既反映出地方政府急于穩住房地產市場、緩解經濟和財政壓力的迫切心態,更與高層罕見強調“要堅決穩住樓市”的指示密切相關。這一要求絕非空談,相關目標已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各地必須全力落實,執行不力者將面臨問責。由此可見,穩樓市對地方政府而言是何等重大的政治任務和壓力。在這種背景下,各種“病急亂投醫式”的政策層出不窮,已成為當前各地普遍的應對策略。
作為一名房地產從業者,無論是從國家經濟發展角度還是行業利益出發,我都衷心希望樓市能盡快企穩回升。但必須清醒認識到,“亂開藥方”不僅無助于解決問題,過多花哨操作反而可能導致市場陷入信息混亂和管理失控的困境。更值得警惕的是,矯枉過正的調控手段可能使市場在短暫回暖后,再次陷入另一個極端的暴漲暴跌循環。過去二十年的房地產市場波動已經多次驗證了這一規律,我們應當深刻汲取歷史教訓。
房地產市場本質上是一個受客觀規律支配的經濟領域,任何調控政策都必須尊重和敬畏市場規律。當前最需要的是準確把握市場核心矛盾,避免用力過猛或施策偏差。同時,也要給予市場充分的自我修復時間和空間,讓供需關系在合理范圍內自然調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