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急性腦卒中患者的救治效率,優化多學科協作流程,近日,盈康一生四川友誼醫院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急性腦梗死“雙盲”應急演練。此次演練在不預先通知時間、地點和內容的情況下進行,全面模擬了真實卒中急救場景,對醫院卒中綠色通道的響應速度和處置能力進行了全方位檢驗。
演練以“腦卒中這一我國致死致殘率最高的疾病”為背景,圍繞“時間就是大腦”的救治核心原則,設定了明確的目標:一是檢驗導診臺預檢分診及醫生鑒別診斷能力,以及卒中中心各科室的快速響應與協同能力;二是優化DNT(入院至溶栓時間)和DPT(入院至取栓時間),力爭達到國家卒中中心建設標準;三是通過“雙盲”形式暴露流程短板,提升實戰應變能力。
演練過程中,各環節無縫銜接,分秒必爭。模擬病例是一名65歲男性,突發右側肢體無力、言語不清,家屬陪同前往醫院。導診護士采用FAST評估法迅速判斷為卒中,并立即啟動綠色通道,將病人轉運至急診科。急診醫生鑒別診斷后,病人直接進入CT室完成頭顱CT檢查,排除腦出血。神經內科醫師即刻會診,結合影像結果確診為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并與家屬溝通后簽署溶栓知情同意書。溶栓小組在急診科即開始靜脈溶栓治療,同時評估大血管閉塞可能,準備介入取栓。整個過程中,檢驗科、影像科、介入團隊全程聯動,確保了檢驗結果快速回報、影像資料實時共享。
演練取得了顯著成效,DNT時間僅23分鐘,遠低于國家標準60分鐘,充分體現了綠色通道的高效性。然而,在復盤會上也指出了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如神經內科及急診科之間的配合還需進一步磨合,操作流程等細節也需進一步強化。
展望未來,四川友誼醫院將以此次演練為契機,持續完善卒中救治流程,推動區域卒中急救地圖建設,致力于提升卒中救治水平,為降低卒中發病率和殘疾率做出更大貢獻,助力實現國家百萬減殘工程目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