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一般自然界的溫度和濕度都會大大增加。但是,因為今年的整體年運以風和火為主,所以回南天整體比較少。這對于一些濕氣重的人是有利,因為不用經歷回南天的潮濕,對脾胃的影響也會小一點。
人體的火和風就會更嚴重
但是,對于一些比較燥熱的人就有點兒麻煩,因為燥熱容易生火、生風,剛好與今年的風火年相對應,所以人體的火和風就會更嚴重。
這類體質的人群會特別多一些虛火的表現,比如牙痛、眼睛長結腫、鼻炎,以及腸道過敏和痔瘡出血的情況也會相對多見,而且皮膚病也會特別多。清明的時候,陽氣升騰,胃火上升可造成或加劇一些出血性的疾病、皮膚疾病如各種濕疹、蕁麻疹、特應性皮炎或銀屑病等。因為自然界陽氣開始浮躍,也會把身體的濕氣帶出來,所以一些與體內濕、燥和風相關的疾病都會相對加重。
這個時候要怎么辦呢?
要養脾胃!
“四季脾旺不受邪”,在節氣轉變的時候,人體要適應這種自然界的變化,脾胃就要去應對,這個時候顧護脾胃是非常關鍵的。這也是為什么在清明時節,要去吃艾葉糍粑,或者有些地方會用一些草藥做糍粑。
糯米溫中,有沉降之效,可以把浮躍的陽氣穩定一下,再加上一些藥物進去。這些草藥分兩種,一種是艾葉,它可以辟晦、溫中,較適合一些寒性體質的人;另外一種是可以清熱解毒草藥,起到化濕、降火的作用,這種糍粑適合脾胃濕熱的人群。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自身脾胃消化功能比較差,受不了糯米的沉降之性,加上糯米不好消化,大家要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如果脾胃功能強,一次可以吃一個;脾胃功能不強,一次吃半個就夠了。
閆玉紅
廣東省中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廣東省“杰出青年醫學人才”,羊城青年好醫生,廣東省中醫院拔尖人才,師從國醫大師禤國維教授、岐黃學者盧傳堅教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