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創作者/編輯: 哲南卡
| 分類: 哲叔的經濟觀察
4月2日,懂王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為提高美國競爭優勢,保護美國主權,加強國家和經濟安全,從當天午夜開始,對全球190多個國家征收10-50%的“對等關稅”。
這場以簡單的數學公式驅動的關稅海嘯,必將對世界貿易版圖產生深遠的影響
當全球都在關稅暴擊之下尋找新出路的時候,人民幣國際化的道路變得豁然開朗起來。美國正在用這種自毀式的“經濟宣戰”,把全球貿易的指揮棒悄悄推向東方
01
原本大家以為所謂"對等關稅"不過是"你收我多少稅,我也收你多少"的鏡像報復,結果美國掏出的稅率表讓全球經濟學家集體懵圈了。
我們是美國老對手,被加征34%關稅算是意料之中。
但實際情況是,不僅是我們,所有國家都被征收了高額關稅。越南46%、印度26%、柬埔寨49%,就連美國的鐵桿盟友都不例外,歐盟20%、日本24%、韓國25%,甚至把臺積電家底都搬到美國的灣灣都被賞了32%關稅。
關稅牌
這種“眾生平等”式的打法,直接把關稅戰搞成了毫無差別的掃射。
各國緊盯著稅率表,一個個滿腦袋都是問號:越南什么時候對美國收過46%的關稅?日本官員都委屈得快要哭出來了:“按正常的邏輯,根本就算不出這些數字??!”
之后,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布了“對等關稅”稅率的計算公式。
稅率公式
看著讓人不明覺厲,但很快有人搞明白了,這關稅的計算規則,實際上非常簡單。
以越南為例,2024年越南對美國出口1195億美元、進口151億美元,貿易順差是1044億美元。用順差1044億除以1195億得到的結果再除以2,就是這次越南的關稅。
也就是說,拉出2024年各國對美貿易數據,順差超20%的統一按上面方法折算稅率;低于20%的收10%基礎稅。對澳大利亞這種對美逆差的國家,按理應該實施“負關稅”,不過董王大筆一揮,竟然照樣征了10%。
原本針對全球所有國家擬定新的關稅稅率,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并且需反復地評估可能帶來的影響。但美國政客們卻用極其簡單的計算公式,在很短時間內就完成了新稅表的制定,簡單又粗暴,直接把國際貿易的基本邏輯顛覆了個底朝天
這很離譜嗎?不,還有更離譜的。
赫德島和麥克唐納群島,位于澳大利亞西南方大約3200公里,靠近南極,是劃給企鵝和海豹的保護區,人類登島需要通過嚴格申請。
赫德島和麥克唐納群島
就這兩個放大地圖都找不著的荒蕪小島,也被美國征收了10%關稅。這意味著,企鵝吃點磷蝦也要被征稅了。
如果說給兩個小島加關稅,還能用美國人地理差來解釋,那另一地方就無論如何說不過去了:美國在印度洋上的迪戈加西亞島。
這個島是美軍非常重要的空軍基地,前些年這里還經常起飛B-52轟炸機到南沙群島騷擾我們。
這個島上,全是美國大兵,而且根本沒有其他居民。懂王大筆一揮,也加了10%的關稅。
連自家軍事基地都加稅,這種事后面有沒有來者不敢說,但至少前無古人。
從這里,我們就能看出美國的這次加稅,究竟有多荒唐。
但荒唐背后,實際上還藏著深層的戰略失誤
美國根本沒算清楚:原本我們的出口獨自承受著高關稅的壓力,現在越南46%、印度26%以及歐盟日韓20%多的關稅,反倒縮小了我們在產品價格上的相對劣勢。
不僅如此,“眾生平等”的關稅打法,把跟隨美國一起混的那些盟友徹底傷透了。歐盟前腳還在幫美國圍堵我們,后腳就被那20%的關稅給砸得暈頭轉向,轉身就來找我們談合作——這著實算是意外之喜。
中歐關稅談判
當美國用簡單數學公式制定國策,全球經濟規則的根基實際上已經被動搖。只是苦了超市里賣雞蛋的美國人,8美元12個的標價,估計很快就要變成18美元了——畢竟連企鵝都要"繳稅"了,物價飛漲還不是分分鐘的事?
02
這次美國的關稅新政,不但將WTO的條例踩得稀碎,還搬出了“國家緊急狀態”來當作擋箭牌;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外星人來入侵了呢,結果只是懂王要強推他拍腦袋搞出來的新稅表。
資本市場,立即用真金白銀投下了恐慌票。
歐美、日韓股市暴跌,美國股市也跌超4%。蘋果、特斯拉、亞馬遜等“美國科技七姐妹”,市值瞬間蒸發超過了7000億美元。
全球股市
跟美國出口聯系較為緊密的那些國家,股市跌得更慘。像越南股市瞬間就暴跌了6%。
全球股市暴跌,是因為美國這么搞必定招致關稅反擊,結果只能是雙輸
已有多個國家表態堅決反擊,歐盟發言最強硬,連澳大利亞這種超級親美的國家都被逼得表示"絕不退讓"。
我們的股市卻只跌了0.24%,穩如泰山。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們早就不對美國抱有任何幻想,而且在過往的關稅戰中積累了豐富經驗,也為未來做好了充足準備
不僅如此,我們還看清了:這次“對等關稅”計劃不但對美國制造業回流沒有益處,還會給人民幣國際化送來東風
美國要“制造業回流”,需要兩個前提:第一是能夠買得到原材料;第二是賣得出產品。
在“高順差等于高關稅”的政策下,很多國家會因為害怕對美貿易順差而被征收高額關稅,不愿對美出口太多原料。而美國生產的產品,在這波關稅戰后也會被大范圍反制。
也就是說,接下來,美國購買原料的時候,被自家的關稅給截斷了;在出口產品時,又被全球的報復性關稅給堵死了。這種自斷手腳的操作,就連“閉關鎖國”的晚清都要自愧不如——畢竟當時清朝只是與英國進行貿易對抗,現在的美國卻在硬懟全世界。
當所有國家為規避美國關稅主動限制對美出口時,人民幣國際化的東風就來了。
以前美元是主要國際結算貨幣,我們推廣人民幣結算,習慣于美元交易的國家未必樂意。
人民幣和美元
但現在不一樣了:要賺美元就得被關稅狠狠扒層皮,沒有任何國家可以例外。而這時我們說:"和中國做生意用本幣結算,不會受美國盤剝"——其他國家會怎么想?
隨著本幣結算的推廣,美元的國際支付比例將被大規模地擠壓。這種擠壓效應一旦形成,美元就有可能被大量拋售,人民幣在各國外儲中的占比將會提升——我們每多一分,美國就會少一分。
不但如此,美國在大搞關稅壁壘時,我們反而要用世界最大市場的優勢更加開放。畢竟開放后,各國賺錢機會更多——只是賺的是人民幣,不再是美元!
歷史充滿著戲劇般的轉折。懂王揮舞那關稅大棒之時,恐怕未曾想過,自己會成為人民幣崛起的“神助攻”。
美國折騰全世界之際,太平洋西岸的東方大國,卻在從容地布局——以市場換貨幣,以制造換時間,靜待風起
03
美國實施全球加稅,跟晚清的“萬國宣戰”,雖然相隔百年,卻有著相似的歷史邏輯
兩場鬧劇,都上演著挑戰世界秩序的戲碼——1900年,慈禧向萬國宣戰;2025年,懂王向全世界征稅。
本質都是絕望者的困獸之斗而已
慈禧當年那份詔書,向整個西方宣戰(當時和清朝建交的只有十一個國家,也是主要的西方國家)。雖清朝深受列強欺凌,但這些國家對清朝的野心及政策都有很大差異,原本是有機會分化瓦解的。
清朝的《萬國宣戰》
而清朝不分對象的宣戰,僅僅是情緒的宣泄罷了,最終導致了八國聯軍占領了紫禁城。
懂王的加稅,同樣是針對全世界,區別在于,通過貿易順差,把各國分成了幾等。但貿易順差來自不同國家資源與產業的差異,這其中有著歷史和現實的合理性。
懂王卻只是看結果,而不管其成因,這種粗暴的處理方式,必定會遭到強烈反噬。
從根源上來說,兩場危機都是來自統治者的私利裹挾
慈禧的宣戰,與其說是想保住清朝的國祚,不如說是想保住自己的皇權——當列強要求歸政光緒的時候,她的反擊是維持垂簾聽政的最后一搏。
懂王關稅這出大戲,其間也夾雜著太多的個人盤算。頂著那30萬億的國債,強行推行“制造業回歸”之舉,其實只不過是為了兌現其競選時所做出的承諾,而進行的一場豪賭罷了。
兩場危機對國際秩序的破壞方式也是這般相似。
慈禧用詔書撕碎了《萬國公法》,懂王用關稅踐踏著WTO規則。
只是當義和團火燒教堂的時候,慈禧恐怕沒料到會引來八國聯軍;當關稅大棒砸向盟友的時候,懂王也沒想到歐盟,乃至整個世界會轉身擁抱中國市場。
中美博弈
這種打破平衡的蠻干,最終都會成為舊秩序崩塌的導火索
不同的是,當年慈禧的困獸之斗,加速了清王朝走向終結,而這次美國的關稅大戰,給我們送來了難得的戰略機遇。
這就是國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