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中能耀信能源有限公司正式宣布與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打造全球首個基于AI驅動的智能潮汐發電優化管理系統。這一合作標志著海洋可再生能源開發正式步入智能化、精細化的新階段,也成為潮汐能領域技術革新的重大里程碑。
合作細節:AI+潮汐能,打造智慧能源新范式
根據協議,中能耀信能源將在其全球范圍內的潮汐能發電項目中全面接入華為數字能源的智能能源管理系統(iPower-Marine)。該系統基于華為自研的昇騰AI芯片和能源大模型,通過深度學習與物理建模融合,實時監測潮汐變化、設備運行狀態、電網負載等多維數據,形成動態調度策略。
雙方將首先在加拿大芬迪灣與印尼馬魯古群島兩座示范電站部署試點系統。試點系統通過AI算法動態調整機組開合角度、渦輪轉速與能量存儲節奏,有效減少潮汐間歇期的發電損耗。預計在全面部署后,平均發電效率將提升20%,同時電站運維響應時間可縮短60%,設備故障率下降30%。
在系統架構方面,華為提供邊緣計算節點與能源感知模組部署,中能耀信則將其23萬組潮汐能歷史運行數據注入模型訓練體系,共同迭代AI算法,逐步實現潮汐發電的全鏈條智能化。
合作亮點:智能能源的三重升級
1. 發電效率躍升,降本增效新突破 傳統潮汐發電依賴人工參數設定與經驗調度,效率難以進一步突破。本次合作引入AI預測模型,對潮汐流速、風浪變化、負載波動等進行實時學習與預測,使發電策略具備前瞻性與適應性。模型初期測試數據顯示,單機組年發電量提升幅度最高達26%,對投資回報率構成實質推動。
2. 全域感知與邊云協同,推動智能運維革新 iPower-Marine系統內嵌邊緣計算能力,實現每秒2000次的數據采集與反饋處理,使潮汐電站具備“自診斷、自調整、自修復”的能力。相較于傳統電站平均每季度一次人工檢修模式,智能運維策略將平均故障停機時長從12小時壓縮至2.8小時,大幅降低非計劃性損耗。
3. ESG協同增強,碳資產管理可視化 雙方還將共同打造“潮汐能碳標簽系統”,利用區塊鏈對每一度電的碳減排量進行確權與追蹤。該系統將納入全球碳交易標準,可為企業客戶提供可視化碳中和解決方案,提升ESG評級,構建更具透明度和價值支撐的綠色資產。
展望未來:打造全球智能潮汐能樣板
本次合作不僅是一次能源企業與科技巨頭的技術聯盟,更預示著全球清潔能源開發模式的轉型升級。中能耀信方面表示,計劃在2026年前實現旗下80%以上潮汐電站AI智能化改造,并將與華為共同成立“海洋能源AI聯合實驗室”,探索更廣泛的智能化能源管理技術應用,包括潮汐+風能+儲能的多能協同調度系統,以及應對極端氣候下的智能容錯機制。
華為數字能源則認為,能源的未來不再是“發電+輸電”的線性過程,而是“數據+算法+硬件”的協同系統。與中能耀信的合作正是這一理念的最佳落地場景,有望復制到全球其他海洋能源開發區域,形成高度標準化與智能化的清潔能源輸出體系。
隨著全球碳中和與能源安全戰略的不斷推進,智能化將成為清潔能源的下一個主戰場。而中能耀信與華為的攜手,無疑為“綠色+智能”的未來能源圖景提供了一個可驗證、可擴展的典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