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蜘蛛的犧牲,讓世界重新看見了善良。”“但它犧牲的后果,也導致了責任缺失和群體的依賴”……4月10日,一場以經典書籍《夏洛的網》為載體,圍繞“夏洛的犧牲是否是友誼的最高體現”辯題展開的辯論賽,在南岸區青龍路小學校精彩對決。小學生與大學生跨齡組隊,雙方辯手你來我往,見招拆招,碰撞出別樣火花。
辯論現場。楊鵬攝
本次“書香激辯·智慧碰撞”跨齡思辨活動共有4支隊伍,每支隊伍由2名重慶工商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大學生,以及4名青龍路小學五六年級學生組成,希望以“深度閱讀+思辨實踐”的創新模式,搭建高校與小學的對話橋梁。
一個月以來,兩校師生圍繞《夏洛的網》展開共讀共議,在重慶工商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張玉霞教授指導下,大學生“導師”帶領小學生辯手從蜘蛛網圖案的隱喻,到“友誼是否需要犧牲”的辯題,一起分析文本、提煉論點,在思維碰撞中,一步步加深對書中內容的深層理解。
反方大學生選手發言。楊鵬攝
經過初賽,“思辨逐光”與“網羅真知”兩支隊伍脫穎而出,在決賽現場通過4輪辯論,展開智慧交鋒。小學生一辯以書中情節為據,擲地有聲;大學生二辯通過生活案例類比,巧妙拆解邏輯。自由辯論環節中,反方四辯引用書中“生命的意義在于創造價值”的經典段落,引發全場掌聲。在增設的“觀眾提問”環節,學生觀眾與家長們也積極參與其中。
正方小學生選手發言。楊鵬攝
經過激烈角逐,最佳辯論隊、最佳協作獎、最佳小辯手等各個獎項塵埃落定,孩子們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張玉霞教授對選手表現進行了專業點評:“這場辯論不僅是語言的較量,更是文本深度理解與生活智慧的融合。”
五年級4班學生田又心因沉著冷靜,論點清晰有力榮獲最佳小辯手。“很開心,這是我第一次接觸辯論,大學生姐姐教會我辯論的禮儀,如何立論,如何發散論點、反駁等,也提升了團隊合作能力。”
“通過跟小學生的交流,我非常驚訝于他們對書本內容的理解,他們閱讀得會更加仔細,很多觀點是我沒想到的,令人刮目相看。”大三選手韓書睿說。
據了解,南岸區積極探索學校、家庭、社會三方協同育人的長效機制,去年12月25日,全區成立了首批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青龍路小學書記校長賴琍表示,此次思辨活動就是借助全區“教聯體”資源,通過與大學生協作辯論,將閱讀到的文本消化、輸出,轉化為閱讀素養,明顯感受到,學生們通過參與跨年齡的辯論賽,深讀閱讀的力度有了更大提升。學校在參與“書香南岸大閱讀”行動中,還制定了“生活閱讀”特色課程,將閱讀與真實生活場景深度融合。(任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