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東來調改沈陽永輝超市,可以說是一場商業模式的“降維打擊”,如果胖東來真的來沈陽,本地商超還能“躺平”嗎?胖東來在東北有店嗎?它到底“火”在哪?
最新消息,永輝正式發布2025年全國第三批?學習胖東來模式?的自主調改門店名單,其中沈陽有2家,分別是沈北華強城店和渾南龍湖天街店,預計在6月底前完成調改開業。
截至目前,胖東來在東北地區尚未開設門店,其大本營仍集中在河南許昌和新鄉,全國其他城市也未見擴張。但它的名字卻頻頻出現在東北商業話題中,尤其是近期沈陽兩家永輝超市宣布接受“胖東來式調改”,引發熱議。
胖東來為什么沒在東北開分店?
根據公開信息,胖東來目前尚未在東北地區開設門店,尚未大規模向全國擴張,仍以深耕本地市場為主,其門店主要集中在河南省許昌市和新鄉市,兩地共有13家門店。
而且,胖東來創始人于東來曾表示“不盲目擴張”,更注重單店盈利能力和服務質量。東北市場消費習慣、供應鏈體系與河南差異較大,貿然進入,風險高。
胖東來的成功高度依賴本地化深耕,包括自有物業、短供應鏈、集中管理等。例如,其在許昌和新鄉的門店通過“四方聯采”降低采購成本,并利用本地消費者偏好控制SKU數量,形成高效運營閉環。若進入東北,物流、供應鏈、管理模式均需重構,成本風險陡增。
另外,胖東來曾因新鄉門店租金過高而退出,后通過自建商業綜合體解決。東北地區商業地產環境復雜,外來企業難以快速建立自有物業優勢。
同時,胖東來的服務文化、員工激勵機制(如高薪資、彈性假期)需長期積累,異地復制可能面臨員工培訓和文化沖突問題。
永輝“抄作業”,胖東來調改是營銷還是真轉型?
2024年起,永輝超市開始學習胖東來模式,對部分門店進行“調改”,位于沈陽沈北新區的吾悅廣場店就是被調改之一,在調改后,3天客流量增長6倍,銷售額翻番,成為全國標桿,但質疑聲也隨之而來。
永輝近年虧損嚴重(2024年預虧14億),調改后雖然客流增長,但能否持續盈利仍是未知數。胖東來的成功靠的是“高投入-高回報”閉環,而永輝能否承受長期人力成本上漲?
沈陽兩家新店調改,未來會更多嗎?
目前沈陽僅個別永輝試點調改,若效果持續,可能擴大范圍。但胖東來模式的核心是“企業文化”,而非簡單復制陳列或服務,永輝能否真正“學到精髓”仍是考驗。
胖東來的成功,為什么別的超市學不會?
1、極致的商品與服務管理
生鮮每日多次打折,問題商品及時處理,SKU控制在5000以內,爆款轉化率高達85%。提供7類細分購物車、無理由退貨、價簽透明標注成本價,甚至為員工設立“委屈獎”。
2、員工高福利與分潤機制
員工平均月薪近萬元,店長年薪百萬,30%凈利潤用于分紅,形成“高投入—高服務—高客流”的正循環。
3、本地化生態閉環
通過自營商業綜合體(超市、百貨、藥店等)形成業態協同,吸引人流并提升物業價值。
如果胖東來真的來沈陽,會怎樣?
假設胖東來超市落地沈陽,本地商業格局可能面臨三大沖擊。
1、服務標準被拉高
無理由退貨、免費冰袋、雨天打傘送客……,這些細節可能讓本地商超升級服務,甚至引發“鯰魚效應”,否則顧客會用腳投票。
2、“高薪高服務”模式沖擊人力市場
如果胖東來在沈陽給員工開高工資,其他超市可能被迫加薪留人,否則人才流失將加劇。
3、供應鏈與本地化挑戰
胖東來的優勢在于“短供應鏈”,沈陽若想復制,需建立本地直采體系,否則生鮮品質難保障。
4、消費沖擊
沈陽消費者更注重性價比,胖東來的高客單價模式(如自有品牌溢價)可能面臨市場適應期。
沈陽真的需要“胖東來”嗎?
胖東來的價值不僅是“網紅超市”,更在于它證明了零售業可以既賺錢又讓人尊重。如果沈陽商超因競爭而提升服務,無疑是好事。胖東來模式若被成功移植,可能催生更多“人性化”企業,改變零售業“內卷低價”的惡性循環。調改只是開始,真正的挑戰在于能否像胖東來一樣,把利潤分享給員工和顧客,而非僅追求短期流量。
最后說給沈陽商業市場
調改不是萬能藥,沈陽能否誕生下一個“胖東來”,取決于企業能否跳出流量思維,真正扎根本地,重構“人-貨-場”的價值鏈。
胖東來調改沈陽永輝,表面是商業模式的“嫁接”,實則是零售業價值觀的碰撞。如果有一天胖東來真的北上沈陽,或許能喚醒本地商業的“服務覺醒”,畢竟,顧客真正需要的,從來不只是低價,而是被尊重的體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