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業在推行精益改進時,都會遇到員工的抵制,這是正常不過的事。面對這種情況,管理者和精益推行者常常感到困惑:明明是為了提高效率、提升競爭力,為什么員工卻不積極配合呢?
其實,這正是我們最應該深入思考的問題。我們習慣于從管理者或公司的角度看待精益改進的好處,卻很少真正站在員工的位置去考慮和思考:
員工從精益改進中,到底能獲得什么?又會失去什么?
一、員工眼里的精益改進:先說可能的壞處
從員工的視角看,精益改進經常意味著:
- 工作強度可能加大
員工常常誤解精益就是“壓榨”,管理層要縮短周期、減少浪費,很容易聯想到會被要求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更多任務。 - 既有習慣和舒適區的被打破
改變對每個人來說都不輕松,員工已經習慣于原來的工作方式,新方法對他們來說意味著從頭學習、適應和磨合,很多人因此產生抵觸心理。 - 工作穩定性和安全感的威脅
員工可能擔憂精益推行后,工作崗位的價值變低甚至被替代,效率提升了會不會導致裁員或降低收入?這直接威脅到他們的安全感。 - 缺乏參與感,覺得被動執行
很多精益改進是從上到下推動的,員工在整個過程中很少被真正聽取意見和需求。他們會感覺自己只是管理層達成目標的工具,完全被動參與。
二、員工眼里的精益改進:他們可能獲得的好處
不過,精益改進對員工來說也并非全是壞消息。如果推動得當,他們也可能獲得很多好處:
- 工作變得輕松簡單
當流程變得更加順暢高效,日常工作中無意義的繁瑣步驟減少,員工的工作負擔反而可能變得更輕,效率更高,壓力更小。 - 個人能力得到提升
精益推行過程中的培訓、改善和學習,實際上可以讓員工的個人能力顯著提高。他們可能獲得更多的職業技能,甚至提升個人職場競爭力。 - 工作環境的改善
精益追求現場的整潔有序、安全舒適,長期來說,這種環境會給員工帶來更好的工作體驗和身心感受。 - 參與感與成就感的增強
如果員工被有效地邀請參與到改善過程中,貢獻自己的想法和方案,能獲得更多的認可和成就感,也更愿意主動推動精益的落地。
三、為什么員工依然抵制?根源在哪里?
當我們把這些好壞一并擺到員工面前時,就能清晰看出問題的根源:
- 溝通不足與信息不透明
員工不了解或不相信精益改進帶來的積極變化,因為管理層缺乏有效溝通,員工天然產生抵觸。 - 員工的利益得不到保護和保證
如果精益改進最終帶來的效益與員工的切身利益脫節,比如裁員、降薪,員工自然會反感和抵制。 - 沒有真正讓員工參與進來
當員工始終是被動的執行者,改善過程缺乏員工自己的聲音,改變就會被視為一種負擔和壓力,而非積極的機會。
四、如何才能讓員工不再抵制?
要解決抵制問題,我們要做到:
- 充分溝通:精益推行時要充分告訴員工改進的意義和好處,坦誠地溝通他們關心的問題,化解焦慮。
- 建立激勵機制:將精益改進與員工利益緊密結合,比如分享改善后的收益、提高獎金、提供更好的職業發展機會,給員工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 讓員工深度參與:真正邀請員工參與進來,讓他們成為改善的主導者之一,而不僅僅是執行者,這會讓員工產生認同感和主人翁精神。
- 建立安全感與信任:明確承諾不會因精益而裁員,確保員工基本利益不受損,這樣員工才有動力接受和推動精益改進。
只要管理者和精益推行者愿意真正站在員工的立場上去思考,充分理解員工的顧慮和需求,就能更順利、更持久地推進精益改進,也讓員工從抵觸變成主動擁抱改變。
畢竟,精益不是要讓員工變得更累,而是要讓他們的工作更有效率、更有價值,更有成就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