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馬曉楠 文/圖
4月15日,鄭州市第31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啟動儀式暨大型義診活動在惠濟區舉行。本次活動由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承辦,來自全市的150余名腫瘤防治專家為市民提供免費健康咨詢和義診服務,普及科學防癌知識,推動癌癥早診早治。
啟動儀式上,國家癌癥中心癌癥早診早治辦公室副主任李霓介紹,我國每年新發癌癥病例超過480萬,癌癥防治形勢依然嚴峻。不過隨著診斷技術和治療水平的不斷提升,大家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和定期癌癥篩查,可以做到癌癥的可防可治。世界衛生組織明確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癥可以通過預防的,三分之一的癌癥可以通過早期發現的,三分之一的癌癥可以通過規范治療實現延緩生命、提高生活質量的。其中,早期發現是癌癥篩查的重要一部分,篩查在癌癥的防控工作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防癌抗癌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李霓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推動篩查技術創新,讓精準、便捷的篩查技術惠及基層;二是加強科普宣傳,破除謠言誤區,強化“早預防、早篩查、早治療”理念;三是倡導每位公民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踐行健康生活方式,主動參與篩查。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呼吸腫瘤內科主任孔天東代表醫療機構宣讀《“科學防癌 健康生活”倡議書》,呼吁公眾提高防癌意識,科學應對腫瘤疾病。
當日,來自省會鄭州的多家醫療機構派出專家團隊開展了大型義診活動。作為鄭州市腫瘤醫院,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派出涵蓋血液科、消化腫瘤內科等多學科專家團隊,為市民提供專業診療建議。活動現場,專家們耐心詢問病史、分析檢查報告,并指導健康生活方式。工作人員還為市民免費測量血壓、血糖,發放防癌科普手冊,全方位提升市民的癌癥防治意識。
當日下午,國家癌癥中心與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正式簽署院內機會性篩查項目合作協議。該項目旨在通過日常診療和體檢等場景,結合個體風險評估,提高癌癥早期發現率,彌補組織性篩查的不足。該院院長李培亮表示,醫院將以此為契機,探索癌癥篩查與診療融合的新模式,擴大篩查覆蓋面,為癌癥防治工作積累經驗。
據了解,自2016年以來,鄭州先后將結直腸癌篩查、肺癌早期篩查列入政府民生實事。通過實施癌癥早期篩查項目,鄭州居民防癌意識持續增強,基層防治能力持續提升,全市癌防體系持續完善,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持續提高。
鄭州市癌癥中心辦公室主任孟可說:“癌癥的發生是一個多因素、多階段、復雜漸進的過程,正常細胞到癌細胞的變化過程可能長達十幾年。作為居民來說,改變生活習慣可以降低患癌風險,例如戒煙限酒,保持運動習慣,另外少吃腌制的食物,例如咸菜,長期使用腌制食物會增加患癌風險。”
據了解,自2016年以來,鄭州先后將結直腸癌篩查、肺癌早期篩查列入政府民生實事。通過實施癌癥早期篩查項目,鄭州居民防癌意識持續增強,基層防治能力持續提升,全市癌防體系持續完善,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持續提高。
鄭州市癌癥中心辦公室主任孟可說:“癌癥的發生是一個多因素、多階段、復雜漸進的過程,正常細胞到癌細胞的變化過程可能長達十幾年。作為居民來說,改變生活習慣可以降低患癌風險,例如戒煙限酒,保持運動習慣,另外少吃腌制的食物,例如咸菜,長期使用腌制食物會增加患癌風險。”
作為鄭州市癌癥防治中心,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多年來承擔多項民生實事工程,累計為25萬市民提供免費肺癌早期篩查。2025年,醫院還設立專項慈善基金,為符合條件的腫瘤患者提供最高5000元的醫療救助,切實減輕患者負擔。未來,醫院將繼續發揮腫瘤專科優勢,推動癌癥早預防、規范化治療和全程康復管理,為市民健康保駕護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