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生活與工作中,人們的坐姿可謂千姿百態(tài)。
有的人習(xí)慣將臀部置于椅凳邊緣,仿佛稍一挪動就會滑落;有的人坐下后不自覺地把腰向后凸,形成夸張的弧度;還有的人熱衷于翹著“二郎腿”,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樣。然而,很多人并不清楚,對于腰椎間盤突出患者而言,正確的坐姿究竟有著怎樣的規(guī)范。實際上,恰當?shù)淖藢ρ到】灯鹬陵P(guān)重要的作用,它就像腰椎的“守護者”,直接影響著腰椎的狀態(tài)。
不少人存在這樣的誤區(qū),認為坐姿只要自己覺得舒服、不費力就萬事大吉。但事實并非如此簡單,坐姿的正確與否,并非單純由舒適度和費力程度來判定。有些坐姿在短時間內(nèi)確實能帶來舒適感,讓人毫無負擔(dān),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舒適會逐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腰部的陣陣疼痛。
從專業(yè)角度來看,判斷坐姿是否正確,關(guān)鍵在于觀察坐姿狀態(tài)下脊柱,尤其是腰椎,是否盡可能地貼合生理曲度,是否符合生物力學(xué)原理。同時,頭頸部是否處于自然、不吃力的狀態(tài),雙腿是否能夠放松,也是重要的衡量標準。
那么,究竟什么樣的坐姿才是對腰椎最有益的呢?
對于腰椎間盤突出患者來說,正確的坐姿應(yīng)該是上身保持挺直,下頜微微內(nèi)收,雙下肢自然并攏。此外,選擇合適的坐具也至關(guān)重要,它能讓腰部處于相對松弛的狀態(tài),大大減少勞損的可能性。
當坐在帶有靠背的椅子上時,在保持上述正確姿勢的基礎(chǔ)上,應(yīng)盡量讓腰背緊貼椅背,仿佛椅背是腰部的有力支撐,這樣能使腰骶部的肌肉得到充分的放松,避免疲勞。或許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久坐之后突然起身,腰部會傳來一陣劇痛,甚至直不起腰來。這其實是因為長時間坐著,腰部肌肉一直處于緊張狀態(tài),最終發(fā)生痙攣所致。
因此,無論坐姿是否正確,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都是不可取的。人們在坐了一段時間后,一定要活動一下腰部、下肢,甚至全身。這不僅能維持腰椎的正常生理功能,還能對身體其他部位起到保護作用。
比如,久坐時可以時不時地挺直腰桿,將兩肩向后擴展,就像我們平時伸懶腰一樣;也可以把一只腳放在另一只腳上,不斷變換姿勢,讓身體得到放松。
除了坐姿,坐下和站起的動作也有講究。坐下時,最好先走到椅凳旁邊,將一只腳放在另一只腳后面,然后上身微微向前傾,緩慢地坐下。
站起時,同樣先將一只腳放在另一只腳后面,輕輕用力蹬地,使上身離開座位,同時上半身微微向前傾,在這個過程中,腰背要始終保持正直。
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來說,正確的坐下和站起動作尤為重要,因為不正確的動作很容易導(dǎo)致病情復(fù)發(fā),讓之前的努力付諸東流。
希望通過以上內(nèi)容的介紹,大家能對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正確的坐姿有更深入的了解。在此,衷心奉勸各位朋友,一定要對腰椎健康引起足夠的重視,從日常的坐姿和動作細節(jié)做起,呵護好自己的腰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