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作者:T19549】編輯,如有問題可聯(lián)系作者。
桂枝,性溫味辛,歸心、肺、膀胱經。《本草綱目》稱其“通血脈,利關節(jié)”,看似普通的廚房藥材,實為中醫(yī)治療寒凝血瘀、脈絡痹阻的“利器”。
硬皮病的中醫(yī)病機:此病多因陽氣虛衰、寒濕內侵,導致氣血凝滯、肌膚失養(yǎng),久之則皮膚僵硬如革。
而桂枝辛溫發(fā)散之力,恰能溫通經脈、驅散寒濕,從根源改善“不通則硬”的病理狀態(tài)。
陽虛寒凝型(皮膚蒼白冰冷,遇寒加重)
- 桂枝配伍附子、干姜,溫陽散寒,如冬日暖陽化凍土。
痰瘀阻絡型(皮膚暗紫麻木,關節(jié)僵硬)
- 桂枝搭配桃仁、紅花,活血化瘀,如春風拂開通淤河。
氣血兩虛型(皮膚萎縮無力,面色萎黃)
- 桂枝聯(lián)合黃芪、當歸,補氣養(yǎng)血,如甘霖潤澤干涸地。
患者張女士,45歲:確診硬皮病3年,雙手皮膚緊繃如皮革,指節(jié)無法彎曲,遇冷則刺痛鉆心。 辨證:陽虛寒凝,痰瘀阻絡。
處方(內服):桂枝、當歸、紅花、細辛、雞血藤、黃芪、茯苓、白術
外洗方:桂枝、艾葉、威靈仙、透骨草、花椒
療效:3個月后皮膚彈性恢復,手指可自主活動;半年后色素沉著消退,生活如常。
為何強調“內服+外洗”雙效療法?
硬皮病病位在表,根源在里。單一內治難透肌膚腠理,單純外治難調臟腑氣血。通絡解痹方劑創(chuàng)新融合:
- 內服:從脾胃調氣血,溫腎陽以化寒濕;
- 外洗:借藥汽開毛孔,透皮吸收破瘀結。
雙管齊下,實現(xiàn)“從內溫化,由外軟化”的協(xié)同效應,尤其對四肢末端硬化、雷諾現(xiàn)象效果顯著。
硬皮病雖為疑難重癥,但中醫(yī)通過辨證施治,以“通絡解痹方”為代表的內外合治法,能有效改善皮膚硬化、恢復氣血循環(huá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