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皮膚發緊僵硬的問題改善不了,一旦出現就會一直存在,這種說法很不負責任。因為如果不用心調理,不從根源解決,用再多外用手段也只是暫時緩解,無法觸及問題本質。
真正的調理不會只看表面,把隱患留到以后。那種只針對皮膚癥狀的做法,不光難以讓狀態好轉,還可能拖延調理時機,后續想要改善會更困難!
李俊才醫生認為:皮膚發緊僵硬的問題,只要辨證準確、調理方向得當,大家積極配合,是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甚至恢復柔軟的。
去年夏天,一位女性患者,皮膚發緊的情況已經十幾年了,雙手和前臂明顯,遇冷后會更僵硬,之前一直用外用軟膏緩解,結果呢?藥膏用得越來越頻繁,皮膚狀態一點沒好轉,反而因為反復刺激,出現了干燥脫皮的情況,整個人都很焦慮。
見病人手腳冰涼、特別怕冷,平時很少出汗,睡眠淺,四肢皮膚摸起來厚實發緊,活動時能感覺到牽扯感,情緒容易低落,總覺得身上發沉。舌苔白膩,舌面有瘀點,舌邊有齒痕。
于是,李俊才醫生給她開了方子:
桂枝、干姜、黃芪、當歸、白術、茯苓、雞血藤、陳皮、赤芍、細辛、防風等(個人體質不同,切勿擅自使用)
由于問題存在時間較長,患者離開時,他們定下了調理目標:堅持按療程調理,借夏天陽氣旺盛之勢,慢慢改善。
要知道,皮膚僵硬十幾年,雙手活動都受影響,身體里的氣血循環和陽氣狀態已經比較虛弱,想要讓臟腑功能和氣血運行回歸正常,需要足夠的耐心。想要讓皮膚恢復舒展,急不得也躁不得,這是一場需要配合的調理過程。
結果怎么樣?
患者回去服用一個療程后,反饋說手腳冰涼的情況減輕了,皮膚發緊的感覺沒那么明顯,睡眠也變沉了。
繼續調理了一段時間,每個療程都按時復診,醫生根據她的狀態及時調整方子,用完第五個療程,患者雙手皮膚明顯變軟,前臂活動不再有牽扯感,遇冷后也不會突然僵硬,怕冷、身上發沉的感覺也消失了。
李俊才醫生認為:皮膚發緊僵硬的問題,以陽虛寒凝、氣血瘀滯、脾虛濕阻和肝郁氣滯較為常見,調理時應按體質分型,各有側重。
雖然很多人已經嘗試過不少方法,習慣了用外用手段控制癥狀,不愿意給整體調理一個機會,但李俊才醫生覺得,大家的信任是調理的基礎。這么多年,他始終盡全力幫助每一位愿意信任的朋友,借季節之力,從根源上改善身體狀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