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認養一頭牛”的一則廣告引發廣泛爭議,沖上熱搜。
事件回顧:奶牛招聘VS打工人破防
最近乳業界的“頂流”認養一頭牛,在上海、杭州地鐵站貼出了一組魔性廣告:“COWS直聘,找工作,直接跟老板哞!” “跳槽吧!奶牛,聽說你們場曬不到太陽?”乍一看以為是BOSS直聘的“牛欄山分站”,仔細一瞅才發現——好家伙,人家招的不是人,是奶牛!
打工人怒了:“我自嘲‘牛馬’是苦中作樂,你拿我當牛馬是真當梗玩啊?”
更扎心的是廣告里那句“曬不到太陽”——職場人常年996見不到陽光的痛,被一頭奶牛精準補刀。網友銳評:“牛比我幸福,人家伙食費一天80塊,我吃外賣都不敢加雞腿!”
二、品牌回應:創意還是冒犯?
面對爭議,認養一頭牛火速回應:
“我們只是招奶牛!” ——強調廣告是“動物擬人化”創意,表達對奶牛如人才般的重視(翻譯:別多想,你們人類不配);
“已獲BOSS直聘授權!” ——藍黃配色、彈窗排版全盤復刻,就差把“碰瓷式致敬”寫臉上
“廣告不撤,爭議也是曝光!” ——果然,黑紅也是紅,熱搜第一的流量,真香!
打工人冷笑:“這波操作像極了老板的PUA話術——‘我罵你是為你好’。”
三、職場人的憤怒點:自嘲是盾牌,不是靶子
當代職場人早已修煉出一套“自嘲防御機制”:
“我是牛馬我驕傲,但你說我是牛馬,你就是沒禮貌!” ——自嘲是打工人最后的體面,品牌強行玩梗如同掀人遮羞布;
“奶牛跳槽有陽光牧場,我跳槽只有加班調休!” ——連奶牛都敢嫌棄“曬不到太陽”,打工人連牛都不如?
“HR看了直搖頭:這廣告招人還是趕人?” ——HR本想靠創意刷存在感,結果被罵成“資本嘴替”,里外不是人
四、品牌翻車啟示錄:幽默要有邊界,共情別變冒犯
認養一頭牛這波操作,堪稱“蹭打工人流量,翻打工人白眼”的典型反面教材:
玩梗需謹慎: 打工人梗是“自嘲文化”,不是“品牌特權”。蜜雪冰城靠“打工人奶茶”雪王賣萌圈粉,瑞幸用“續命咖啡”精準拿捏痛點——真正的共情是蹲下來說話,不是踩著痛點蹦迪;
創意≠冒犯: BOSS直聘的洗腦廣告雖然土,但至少直白;認養一頭牛的“高級黑”看似幽默,實則把打工人的傷口當笑話;
流量≠口碑: 重營銷輕研發的老毛病(三年研發費750萬,銷售費13億),讓品牌成了“網紅空心菜”——表面鮮亮,根子虛浮。
五、給品牌的求生建議:做人別太“牛”,做品牌別太“飄”
道歉不如行動: 與其解釋“奶牛比人金貴”,不如給員工多發點“曬太陽補貼”;
營銷先學做人: 打工人要的是“被當人”,不是“被當梗”;
少點套路,多真誠: 與其砸錢碰瓷熱搜,不如學學老鄉雞的“土味營銷”——真誠才是必殺技,油膩只會變毒藥。
不要把打工人當流量工具。
你會為這波廣告創意點贊嗎?
打工人,你覺得被冒犯了嗎?
關注HR圈內招聘網招靠譜HR圈內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