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爾爾???
編輯 | 車卯卯
騎手身份下的真實生活??????????????????????????????????????????????????
凌晨五點的泉州還浸在薄霧里,金路輝揉著發酸的肩膀跨上電動車。保溫箱里的早餐袋隨著引擎震動輕響,他熟練地規劃著首單路線——這是他在泉州跑外賣的第五個年頭。
96年出生的他,高中畢業后來闖南方,他干過夜班保安、扎過鋼筋工地,工裝口袋里總揣著零散的工資條,沒在乎有沒有五險一金。
今年,孩子馬上9月要上小學。泉州市入學政策要求,外地隨遷子女需提供居住證和靈活就業社保繳納證明,他一下子犯了難。
金路輝當騎手月入6000到9000元,1400元房租、2100元車貸雷打不動,妻子全職帶兩個孩子。他之前在河南老家交過“新農合”,但按照靈活就業身份參加養老保險,還得每月自掏20%保費,多幾百元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金路輝拍攝的家人
最近網絡上關于騎手社保的爭論吵得翻天覆地,有人喊著“給騎手上五險一金是好事”,有人憂心“社保費用到底誰來承擔?會不會導致騎手配送收入降低”。
金路輝刷著評論直搖頭,嘀咕了句“站著說話不腰疼”。交不交社保、怎么交,騎手心里都揣著本算得透亮的生活賬。
有人是為了娃上學,
有人是為了養老保險
過去的金路輝,都是像候鳥般打零工,沒有企業為他繳納過社保,五險一金也并非他找工作的必要條件。像他這樣的年輕人只在乎雙休和自由。
直到當了父親,要操心孩子上學,他才第一次去搜索“五險一金”,這包括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2020年起,泉州的生育保險和醫療保險合并,“五險一金”實際上變成“四險一金”。
而在剩余的四個險種中,失業保險對騎手來說略顯多余。因為“失業”是相較于企業員工來說的,騎手的靈活性、過渡性較強,無所謂失不失業。他們對醫療和工傷的需求更為迫切,大多通過購買老家的“新農合”,以及由平臺繳納“職傷險”來實現保障。
27歲的年輕騎手高鵬,以前并未考慮養老保險這一漫長的儲蓄。按照泉州當地的政策,以靈活就業身份繳納養老保險,個人每年要多支出近1萬元。而要想退休后按月領取養老金,至少要繳納15年社保。和當下許多年輕人一樣,他覺得時候還早,更注重當下的即時享受。
“現在交養老保險?等我三年后車貸還完再說吧。”高鵬從事騎手已經四年,目前月收入6000至8000元,需要還老家買房的房貸每個月2000元、車貸1800元、房租1100元左右,每月固定支出近5000元。除了在老家繳納城鄉居民社保外,他自己還購買了兩份平安重疾險,每個月繳納600多元保費。
對他來說,現在收入也就夠維持生活開銷,眼前的生活都需要真金白銀,社保這種“長遠投資”只能暫時擱置。
與高鵬不同,對于已經34歲,身處中年的邱培森來說,到要深思熟慮長期收益的階段了,有了養老金感覺就像有份老年零花錢。邱培森是濱城站點副站長,從事騎手四年,泉州的每一條大街小巷他基本都摸熟了。
泉州的街道
時間自由、門檻低、收入適合,是邱培森選擇做騎手最主要的原因。目前,他每天工作8小時左右,基本都在跑午高峰和晚高峰的單,每月收入在7000至8000元,每月租房700元、吃飯2000元,他個人花錢的地方不多,每月開支最多3000元。
“年輕人追求品牌,可能一部蘋果手機就要8000元,這都足夠繳納一年養老金了。兩年的時間,普通手機也能用,現在智能手機已經普及了,國產手機更不差,沒必要犧牲自己未來的保障追求短期的面子。”在邱培森看來,社保越早繳納越好,能夠為晚年提供保障。
為了繳納社保,他考慮得一點不少。在跑騎手前,邱培森就在廣州工作過一年,繳納過城鎮職工社保,”當時想轉回老家,程序一直弄不明白,無奈作廢”。所以到目前,邱培森僅在戶籍地繳納城鄉居民社保。正因此,他并不羨慕全職騎手的“五險一金”,因為這樣社保只能交在工作地,不符合他打算回老家的長遠規劃。
當暮色漫過泉州跨海大橋時,三個騎手的軌跡在城市地圖上交織成網。有人為入學資格精打細算,有人將當下活成答案,有人則想用社保丈量歸途。
“想賺錢、想靈活的零工也想參保”
兼職騎手,是中國靈活就業群體一個鮮活的縮影,也是沉默的大多數。
他們因就業形態特殊,天然游離于傳統五險一金體系之外。相關研究顯示,外賣騎手平均從業時間不足12個月,高流動性讓行業成了“職業中轉站”。有人把送單當創業失敗的緩沖帶,有人視其為轉型跳板,這群“零工”用電動車輪丈量著生活的可能性。
金路輝作為美團眾包小隊長,深諳兼職騎手們的最優選:眾包,主打就是時間自由和短平快。
今年4月,恰逢美團在泉州試點養老保險補貼——若半年內3個月收入達當地繳費基數下限,在繳費后平臺將補貼一半現金。繳與不繳,在哪里繳都由騎手自主決定。
“在泉州,越是靈活接單的騎手,參保的意愿反而越高。”金路輝觀察到,自由接單疊加社保補貼,正吸引著大批“過渡者”。
95后張儷便是典型。三個月前從上海大廠裸辭后,她在泉州開啟gap模式:一邊備考一邊跑外賣,早高峰前、深夜十點后接單,配送箱里總塞著營養師備考書。“每天跑四小時,賺夠房租還能攢旅行基金。”
“如果順利進行下去,這三個月不是空白期,倒像給自己買了份雙保險。”張儷說,她恰好符合標準,這樣靈活的方式能渡過職業空窗期。
這甚至給不少失業的中年人撕開了新口子。在泉州開網約車的老周把騎手當“副業外掛”。40歲被裁的他,手握房貸不敢“躺平”,卻也不愿社保斷繳。他特意研究過參保補貼政策:“這個收入不難達標,主要是能低成本續上社保”。
以泉州為例,靈活就業人員參加養老保險按最低月繳費基數4433元、20%繳費比例計算,需繳納886.6元,騎手能獲443.3元補貼。對金路輝來說,這更是喜上加喜的好事。本身小孩上學要交社保,平臺補貼少花一半錢,變相多了收入。
中國兼職騎手數量眾多,保守估計有幾百萬之多。他們帶著不同的人生底色涌入外賣行業,有人背著房貸,有人攢著留學金,有人只為換個活法。而如今,低門檻、可選擇的社保補貼方案,或將用非傳統的生存智慧,重新定義"保障"的模樣,覆蓋更多的零工人群。
靈活就業浪潮下,零工群體的公平賬
在靈活就業的浪潮里,每位騎手的"自由接單"背后,還藏著一本精打細算的家庭經濟賬。如何編織一張既適配流動特性、又能兜底的動態安全網,成為平臺探索騎手社保方案的破題關鍵。
這份"動態"智慧在于,給騎手上社保不能想當然,要尊重每個人的實際情況和意愿,五險齊全的標準框架或許并非最優解,反而是要將有限資源投向最迫切的基本保障。
國家多個部門也在改進政策,用“新解法”幫靈活就業群體解決“新問題”。
比如2022年7月,在人社部牽頭下,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以下簡稱“職傷險”)在全國7省市啟動,目前已覆蓋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快遞員等1000多萬名新就業形態人員。
用工平臺也在積極跟進。“職傷險”代替了傳統的“工傷險”,并且由平臺按單繳費,很快將推廣至全國,很多騎手也因此開始了解社保政策。以美團為例,共掏了14億元為600多萬名騎手繳納了新職傷保費。
而美團在泉州、南通兩地試點的補貼方案,也再次將保障險種擴充到養老保險,嘗試用更加靈活包容的方式,幫助騎手進一步實現“老有所養”。
不同于“全職化”騎手,“低門檻”“自愿參保”“來去自由”的參保補貼方案,實現了騎手和企業利益的均衡。
首先就是,需要靈活的騎手大部分有自己不選擇全職平臺的顧慮;其次,最低社保繳費基數的門檻足夠低,只要認真跑單的騎手都能獲得補貼,實際上不是標準挑人,而是保證最需要社保的騎手都能被覆蓋到。
而有的騎手不愿參保是因為當下要用錢,長期看有結余也很難,所以補貼打到騎手銀行賬戶,才覺得不虧,給騎手減負,企業才更好落實社保。
此外,騎手太多工作地點不固定,最后都會選擇回老家養老,但成為全職騎手只能將社保交在工作地,繳納15年社保最后未必用得上。因此,如果各行各業都有“無參保地點限制”的補貼,靈活就業人群的整體參保意愿、能力可能會整體提高。
如此,既能避免因就業靈活無法實現固定勞動關系(如“五險一金全包”),契合騎手“想干就干”的實際需求,還能保障就業市場活力。 這一方案,強調廣度而非深度,強調靈活而非穩定。沒有全兜騎手的五險一金,但可以覆蓋百萬騎手,并且不影響騎手原先的工作習慣,最大程度地保證了騎手的靈活。
當我們在討論“騎手社保”這一問題時,不少人認為,企業應該兜底騎手的五險一金。但現實情況是,這意味著平臺和騎手需要簽訂全職合同,騎手綁定在單一平臺,不能再靈活接單,收入或許平穩但無法突破。而將社保交在工作地,又可能不符合他們的人生規劃。
社保到底應該么交,既需要考慮社會責任,也還得騎手自己說了算。
結語
烏爾里希·貝克在《風險社會》中講道,勞動力市場的靈活化是促進個體化社會到來的馬達。毫無疑問,當下中國的平臺經濟,正深度介入這場社會轉型——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組成的靈活勞動力大軍,既托舉起數字經濟十年狂飆的奇跡,也將無數勞動者推向“懸浮”的生存境遇。
根據《中國靈活用工發展報告(2022)》的調研結果,平臺勞動者的平均年齡為31.64歲,這意味著短時間內新業態從業者不會集中產生領取退休金的請求,其患病去醫院治療的概率也相對較低,對于城鎮職工社會保險而言,新業態從業者更多是繳費主體而非待遇給付對象。
但不可回避的是,勞動者終會老去。不管是政策還是企業,都需要持續去保障勞動者包括靈活就業人員獲取社會保險待遇的權利,避免“寅吃卯糧”:他們年輕時為大城市的基礎服務做出貢獻,年老返鄉后也應受到社會福利的保障。
在此語境下,社保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制度框架,而蛻變為托住“懸浮者”的動態安全網。以彈性參保、區域隨遷、按需覆蓋的形態,適配零工們跳躍的職業軌跡與參差的風險訴求。
當金路輝為女兒入學鎖定社保補貼,當邱培森帶著養老金賬戶自由接單,這張網正以數字化時代的編織邏輯,將個體化浪潮中的生存焦慮,悄然轉化為可觸碰的確定性。而社保對他們也不再是標準化的選項,而是適配各自生活節奏的拼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