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陽光下,新一期的思南讀書會又在思南公館熱鬧起來。昨天,在思南讀書會500期特別活動上,“榮譽讀者”許樹建告訴晚報記者,“11年里,思南讀書會起碼參加了460期,已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容。聽過無數嘉賓的講課,也組織過無數讀者撰寫心得。”與許樹建志同道合的有十幾位思南讀者志愿者,他們堅持為每一期思南讀書會出一期讀書札記,內容豐富,感情真實。札記既給作家留下一份紀念,也為每個普通讀者提供一個寫作平臺。“書友從40后、50后、60后、70后延續到80后、90后、00后,這樣的感覺真好!”
“榮譽讀者”許樹建(左一)
上海作家協會主席孫甘露有點激動,作為思南讀書會的創始人,他記得從第一期到現在的點點滴滴,記得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題寫了“思南文學之家”,記得第一期的主持人是作家王安憶。思南讀書會的嘉賓名單非常壯觀——包含6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同時,還有奧爾蘭圖書獎、美國國家圖書獎等重要獎項的作家都來過,每個來到這里的人都有共同的身份——讀者、愛書的人。“思南”是一所學校,同時也是上海的景觀。許多讀者從南京、杭州、蘇州拉著拉桿箱來參加讀書會,聽完就走;有的讀者帶著自己的孩子,讓小朋友也來感受閱讀氛圍。“也許某一天一個成年人走進來說,我年少時有一天路過思南讀書會門口聽到里面有活動,進去聽了一下,我就愛上了讀書。這個比獲獎更令人感動。一個讀書會雖然并不是那么轟轟烈烈,但時間久了,對讀者、城市,都會產生積極的作用。這是上海這座城市賦予我們的書香。”
莫言傳來視頻祝賀
中國作協副主席、文學評論家閻晶明與思南讀書會多次結緣,2018年、2019年,2024年,他帶與魯迅相關的新書來到上海——魯迅最后生活的城市。因此,思南讀書會對他來說,也是一個成長之地。“打開手機30秒就可以下載一座圖書館的當下,我們的閱讀是不是真的進步了?未必。淺表化的閱讀越來越盛行,完整地讀一本經典就更不易。思南讀書會的傳播方式,是讓創作者、出版者、學者、教授、作家、藝術家與廣大讀者直接交流,面對面切磋的方式,不但對一個城市,對全社會的良好文化氛圍的營造,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讓他記憶深刻的是2017年,陌生的讀者踴躍地提問,讓他“突然覺得我的寫作還可以面向更多的人。”
思南讀書會第一期嘉賓作家孫颙回憶,第一期主題“讓過去告訴未來”是王安憶的主意,和讀者分享的正是孫颙的小說《漂移者》。“她說我們寫小說的人,是記錄生活,反映生活,我們寫的都是過去的故事。但是過去的故事,未必不對當下的生活起作用,甚至可以影響未來。”
閱讀的力量是強大的,讀書會幫我們抵達了可能不能抵達之處。一位聽障讀者知道此次特別活動,在“讀者札記”群里感謝道:“每周及時推出思南讀者札記,為這張名揚天下的思南讀書會品牌添磚加瓦,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據悉,讀書會對談精選集《在思南閱讀世界》由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已出版至第六輯,第七輯將于今年面世。
原標題:《思南讀書會500期,每個來這里的人都有共同的身份——讀者》
欄目編輯:華心怡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徐翌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