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媒體看淮安”主題采風系列報道之二:
淮安錨定長三角北部現代化中心城市的雄心靠什么?
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浪潮中,淮安正以驚人的速度從"蘇北腹地"向"長三角北部現代化中心城市"躍升,千年運河滋養的淮安正以"淮安速度"重塑發展坐標。
2023年,淮安經濟總量首破5000億元大關;2024年,這一增長勢頭持續強勁,GDP突破5400億元,7.1%的增速不僅在經濟大省江蘇獨占鰲頭,更領跑長三角地區。
4月17日至19日,“長三角媒體看淮安”的一行記者們,走進淮安集中采風,探尋這座蘇北城市如何實現向長三角北部現代化中心城市躍升的密碼。
項目密碼:以項目建設鍛造發展引擎
淮安將項目建設視為城市發展的生命線。2024年,淮安平均每周新簽約億元以上產業項目18個、新開工11個、新竣工8個;50億元以上在建工業項目達34個,其中19個實現首期竣工投產。新增1個國家級、3個省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智能裝備及新能源產業產值突破千億。在江蘇19項主要經濟指標中,淮安13項增幅位居全省前三,8項位列第一。
龍頭項目牽引效應顯著,中天鋼鐵投資202億元打造全球領先的輪胎鋼簾線生產基地,年產能將占國內市場半壁江山;天合光能追加投資50億元建設高效光伏電池項目;本土企業今世緣酒業2萬噸釀酒項目正式投產……
"十四五"期間,淮安堅持“項目為王、環境是金”導向,連續五年以"新春第一會"部署項目攻堅,推進項目招引“4833”、項目建設“1533”工程,深化"五新"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工業投資連續四年保持兩位數增長,項目轉化率、投產率、達效率持續提升。
為強化招商能力,淮安組建專業化招商團隊,探索基金招商、場景招商新模式,壓緊壓實新招引、新開工、新竣工、新投產、新列統各環節項目推進責任。同時,通過舉辦淮河華商大會、臺商論壇、全球招商推介會等活動,吸引海內外優質資源集聚。
樞紐密碼:立體交通網賦能開放新格局
淮安地處長三角北部幾何中心,300公里半徑覆蓋超1億人口,市場潛力巨大。
樞紐基因與現代基建交融的淮安,給企業投資發展帶來便利。作為明清漕運樞紐,淮安素有"七省咽喉"之稱;如今,京滬、寧淮、徐宿淮鹽、淮連等四條高速公路在淮安城區周邊交匯,寧連、淮揚一級公路穿城而過,公路交通發達。2020年,被譽為“江蘇脊梁”的高鐵線,連淮揚鎮鐵路通車,使淮安融入全國高鐵網;淮安漣水機場1.5小時航程輻射三大城市群及日韓,空港樞紐地位凸顯。
水運優勢持續升級。鹽河航道、淮河出海航道整治推進,"運河經濟"向"海河經濟"轉型?;窗哺奂b箱吞吐量連續16年居全省內河首位,并獲馬士基航運內河CCA業務港資質。
不斷提升“家門口即是出??凇钡目诎斗眨粍撔麓蛟臁皽赐?、抵港直裝、內外貿同船”等服務品牌,與10余家報關行合作,提供便捷的報關服務;提供“7×24”小時通關服務,口岸收費動態保持全省最低,通關整體時長全省最短。
"水陸空"立體交通體系助力淮安打造長三角北翼物流中樞,"123出行交通圈",即1小時市域通勤、2小時暢行長三角、3小時覆蓋全國主要城市,加速成型,為產業落地提供強勁區位支撐。
據《新華日報》報道,淮安市委書記史志軍表示,淮安要借“樞紐經濟”之利,形成高鐵網絡“米字形”八向輻射、內河二級航道五向通江達海的交通樞紐新格局。
在淮投資興業,不僅可以充分共享長三角齊全的產業配套資源、完善的分工協作體系、便利的交通運輸網絡,還可以就近輻射華東地區廣大消費市場,通過水運優勢借港出海,大幅降低物流、銷售等成本。
營商密碼:“四最”環境激發市場活力
"營商環境是生命線,企業家是最重要資源。"淮安市委書記史志軍強調。當地踐行"做的要比說的好、服務要比需求早"理念,打造物流成本最低、要素成本最低、服務環境最優、辦事效率最高“四最”營商環境。
2024年,淮安67項營商環境改革獲省級以上表彰,"拿地即開工"重大項目占比等指標全省第一。天合光能項目創下行業紀錄,32天完成簽約至開工,156天實現產品下線。現在,天合光能在淮安連投5期,實現電池25GW、組件20GW,切片25GW。無論是投資規模、投資強度都是史無先例。
常州明星企業中天鋼鐵超高強精品鋼簾線項目自落戶淮安以來,不斷刷新著鋼簾線行業建設紀錄。從簽約落戶到“五證連發”,從開工建設到部分投產,“保姆式”的專班服務保障淮安項目快建設、快達效。
淮安,還通過創新舉措助力服務民營企業。全國首創"邊說邊辦"政務模式,108類“一件事”淮安域通辦聯辦;創新建立“極簡申報、極速審批、極優服務”“三極”工作機制,常態化實施“交地即發證”“拿地即開工”“建成即驗收”“竣工即交付”全流程“四即”快速審批服務模式;加強政務數據超級管理員機制建設,實現435類電子證照、證明、材料共享;在全國設區市首創全流程、全要素、全事項、淮安域財政獎補集成服務改革,推動財政獎補資金直達企業、直達基層;推行數字化“聯合圖審”改革,創新開展“并聯審、容缺辦、降費用、樁基先行”等九項舉措。
產業密碼:集群發展構筑現代產業體系
淮安以工業強市為戰略,深度對接長三角產業分工,培育"7+3"先進制造業與"353"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加快打造長三角先進制造業融合發展集聚區。
如今,新一代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三塊千億級產業集群已成為淮安產業的“壓艙石”。
新一代電子信息方面,淮安將依托現有優質資源,聚焦半導體全產業鏈,推進半導體設計、制造、封測、材料、檢測等全產業鏈發展。榮芯半導體12英寸晶圓廠、達方電子月產200萬臺鍵盤等項目形成集聚效應。
新能源產業方面,成功引入天合光能、捷泰新能源、阿特斯等百億級“旗艦”項目、南高齒等龍頭項目落地。值得一提的是,捷泰新能源是全球單體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N型太陽能電池制造基地,淮安將劍指成為全省光伏電池集聚發展的重要生產基地。
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方面,比亞迪在淮安投資建設全球唯一新能源商用車基地,全部投產后具備年產年產能10萬輛新能源商用車生產能力,年產值超150億元,并與韓泰輪胎、紐泰格等配套企業協同,比亞迪計劃打造全球最先進的新能源商用車制造基地?;窗惨殉醪叫纬梢孕履茉雌嚍楹诵模w整車制造、關鍵零部件及配套服務的產業體系,成為蘇北地區汽車產業重要增長極。
與此同時,化工新材料、金屬及無機非金屬材料、生物醫藥大健康、纖維新材料、智能制造裝備五個五百億級產業集群,以及軟件和信息服務、人工智能、綠色環保三個百億級產業集群同步崛起。
2024年,淮安先進制造業集群產值占工業比重達78.1%、較“十三五”末提高23.1個百分點。
人才密碼:產才融合激活創新動能
19日上午,長三角媒體團來到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科教園?;窗步洕夹g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科教產業發展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葛玉海向大家介紹,淮安經開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聚焦“創新之核”建設,持續深化“才聚淮水畔 智匯經開區”人才工作品牌,構建了引育留用的全鏈條人才生態,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靶向引才,精準對接產業賽道。聚焦“353”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需求,繪制產業“引才圖譜”,鎖定生物健康、新型材料、智能制造等新興產業賽道。通過“以賽引才”“以會聚才”等形式,定期舉辦項目路演、創新創業大賽等,全年招引“小而美”人才項目60個,實現國家級重大人才工程引育突破,全年集聚新增高層次人才190余名。
產教育才,雙向奔赴破解需求。依托駐區高校資源,建立產教聯合體,摸排校地融合供需清單,圍繞新能源、電子信息等主導產業,組織校企專場對接會,促成技術合作項目。近年來持續突破國家專項人才計劃的招引和培育,為淮安人才工作首獲全省同組考核第一名發揮重要支撐作用。
暖心留才,深化“千企百?!眳f同創新行動,營造“政產學研金服用”一體化創新創業生態。落實“益企賦能”人才企業服務制度,對人才科技項目實行精細化跟蹤管理。堅持人才服務“五必到”機制,組織全區180多名人才服務專員深入企業,主動送策解難,推動形成“存增互促、引育一體”的發展格局。
協同用才,發揮產業發展優勢,緊扣重點人才企業發展需求,推動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深度合作,建立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去年解決重大技術難題15項,組織實施重大科技成果轉化15項。
站在“十四五”收官與“十五五”啟航的交匯點,淮安正以項目為錨、樞紐為翼、環境為基、產業為核、人才為源,書寫長三角北部中心城市的現代化答卷。(魏國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