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下暴雨,我一手牽著剛放學的兒子,一手拎著給老爸買的降壓藥,急匆匆往家趕。
剛進小區,就看見張阿姨的大兒子站在樓道口跺腳甩傘,褲腳濕了大半截,手里還攥著個保溫桶——不用問,又是來給他媽送晚飯的。
可等我走到三樓,就看見張阿姨家門開著,她人在屋里跟人視頻:“還是我小閨女貼心,剛給我寄了箱澳洲奶粉!哎呀你這新發型真好看......”
我站在樓道里愣了半天。這場景太熟悉了,就像看見我自己:
每天早上六點起來給閨女做便當,下班繞大半個城給老媽送菜,可上個月老爸住院,我因為開會晚到半小時,老人家愣是賭氣不跟我說話。
反而是我那個一年回不了兩次家的弟弟,打個視頻電話說句“爸你瘦了”,老頭能樂呵一整天。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孝順的娃總吃虧
咱們這代人上有老下有小,誰家沒本難念的經?
我算是看明白了,在老人眼里,天天守在跟前的孩子像空氣——離不了,但也看不見。
反倒是那些天高皇帝遠的子女,偶爾打個電話寄點東西,倒成了心尖上的寶貝。
前樓王大爺家的事特別典型。大閨女每天雷打不動送三頓飯,二閨女在深圳三年沒回家。
去年老爺子過生日,大閨女張羅了一桌子菜,二閨女就訂了個蛋糕快遞。
結果老爺子舉著手機拍蛋糕發票圈:“還是老二想著我!”
大閨女蹲廚房刷碗,水聲嘩啦啦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在抹眼淚。
這讓我想起小時候我媽總念叨:“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現在才懂,孝順這事兒也講究“會哭”。
那些天天端茶倒水的像老黃牛,吭哧吭哧干活不出聲;偶爾回家露個臉的倒成了報喜鳥,撲棱兩下翅膀就討人歡心。
孝順不是啞巴活兒
上周陪我媽去社區醫院,遇見李嬸家的二女兒。這姑娘每天中午騎電動車來送飯,風雨無阻五年了。
那天她著急接孩子,飯盒放下就要走。李嬸突然扯著嗓子喊:“就知道你靠不住!你看看人家小劉他閨女......”
姑娘站在走廊里,手抓著電動車鑰匙直發抖。
我當時特別想沖上去抱抱她。
咱們這些中年人啊,哪個不是一邊給老人配藥,一邊給孩子檢查作業?可越是悶頭干活,老人越覺得你該應分的。
就像我老公說的:“你天天給閨女削蘋果,哪天忘削了她準鬧;我半年削一回,她能舉著蘋果核到處顯擺。”
后來我學聰明了。給老爸送藥時不再放下就走,非得拉著他嘮:
“爸,這藥得飯后吃,您當年在廠里當勞模那會兒,是不是也這么守規矩?”老爺子眼睛一亮,話匣子就打開了。
原來老人要的不是按時按點的“服務”,是能借著他們話茬兒往下說的“人氣兒”。
吃力不討好的真相
昨天和閨蜜喝下午茶,她突然紅了眼眶:
“我哥在美國寄保健品,我媽天天當個寶供著。我天天給她按摩腿,她就嫌我手勁大。”
這話聽得我心里一揪——咱們小區多少子女,自己舍不得買新衣服,卻給老人買最貴的鈣片;
自己熬夜加班,還要早起給老人熬粥。
可這些好,怎么就像扔進深潭的石頭,連個響兒都聽不著?
后來我想通了:天天見的容易挑刺,難得見的只剩念想。
就像我閨女書桌上的臺燈,天天亮著不覺得多亮,哪天要是壞了,她才想起這光有多暖。
可咱們當兒女的,總不能故意“壞”幾天吧?
給孝順加點"小心機"
現在我學了幾招,姐妹們不妨試試:
把跑腿變撒嬌
以前給我媽送菜總說:“媽,菜放門口了。”
現在改說:“媽,您教教我茄子怎么燒不吸油唄?”老太太系著圍裙出來,嘴上嫌我笨,眼里都是笑。
讓老人當老師
老爸總嫌我買的老年鞋丑,我干脆帶他去挑:“您當年可是廠里文藝骨干,眼光最好了!”
老爺子挑得可起勁,還跟售貨員顯擺:“我閨女就愛聽我的。”
學會"偷懶"
周末不再大包大攬,拉著老公孩子一起去姥姥家:“媽,您外孫女非要吃您烙的糖餅!”
老太太一邊忙活一邊念叨:“你們離了我可怎么辦”,嘴角都快翹到耳朵根了。
孝順是場雙向奔赴
前天接閨女放學,她突然說:“媽媽,等你老了我也天天給你送飯。”
我心里一熱,趕緊說:“不用天天送,多打電話就行。”
說完自己都笑了——這不就是咱們爸媽的心思嗎?
其實哪有什么偏心的父母,不過是歲月模糊了那些日復一日的守護。
就像張阿姨那天偷偷跟我說:“老大送來的餃子總包得嚴嚴實實,生怕涼了;老二寄的奶粉罐上,連個手印都沒有。”
說著擦了擦老花鏡,把大兒子送的羊毛護膝往腿上拽了拽。
這世上最暖的孝順,從來不是比賽誰跑得更快,而是讓老人感覺到——無論走多遠,回頭就能看見那盞為他亮著的燈。
而我們這些中年兒女啊,既要當那盞燈,也要記得時不時晃一晃燈罩,讓光能照進老人心里。
作者:等風來
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左手執筆右手帶娃,喜歡讀書、寫作、畫畫、堅信即便生活一地雞毛,內心也要擁有自己向往的詩和遠方,關注我,持續給您提供更多育兒干貨。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