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一省,權益盡損”——行政機關的“縮水公示”,不僅違背法治政府建設要求,更直接侵害企業合法權益。南京某公司訴區政府房屋征收認定案中,政府未依法履行公示程序,終被復議機關確認違法并責令整改!本案的勝訴揭開征收程序中“重實體、輕程序”的遮羞布,為行政程序合規敲響警鐘!
01
案件簡介
南京某公司2003年合法取得土地使用權,且完成房屋確權登記。2022年12月,區政府作出《房屋征收決定》,將企業房屋納入征收范圍。2023年4月,區政府發布《未登記建筑意見》(下稱《意見》),認定部分建筑面積為未登記建筑面積,僅按重置價補償。企業通過政府信息公開發現,該意見在實體與程序方面皆存在違法情形。
面對程序與實體的雙重不公,企業意識到僅憑自身難以撼動行政決定的“銅墻鐵壁”。經多方咨詢與比對,該企業最終選擇委托北京圣運律師事務所代理此案。
02
程序啟動
接受委托后,圣運律師迅速梳理案件脈絡,為企業量身定制復議策略,針對區政府作出的《未登記建筑意見》提起行政復議,請求復議機關撤銷上述《意見》并重新調查處理,正式打響法律反擊戰!精準運用征收補償相關法律文件并配合政府信息公開,直指該《意見》存在兩大問題:首先,未按規定在征收決定前完成認定,且公示時間不足7日;其次,調查的面積錯誤,自始未與申請人進行核實確認。
經過圣運律師的專業代理和努力,復議機關最終支持我方代理意見,確認《未登記建筑意見》違法。
03
律師有話說
本案的勝利凸顯兩大法治警示:
1. 行政機關的“圖省事”思維,本質是對企業財產權的漠視。征收程序中的公示、聽證等環節,是保障當事人知情權與異議權的“生命線”,絕不能流于形式!
2. 政府若無法證明公示時長、調查程序合規,即便實體正確,仍可能因程序瑕疵被推翻。
圣運提示
程序違法不是“小問題”,而是侵蝕法治根基的“大漏洞”!若您遭遇類似行政程序瑕疵,請牢記:固定證據,保存公示照片、政府答復文書等關鍵材料;立即行動,法律不保護權利的沉睡者,復議與訴訟是捍衛權益的利劍!行政程序“偷工減料”,法律必令其“返工重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