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對于每個人都是最重要的,有健康才能有一切。而健康飲食就是健康身體的前提,但我們在追求健康飲食時往往關注的是食材的選擇和營養搭配,卻容易忽略一些看似平常的烹飪習慣可能對健康造成的潛在威脅。以下這些常見的烹飪習慣,實際上正悄悄危害著我們的健康。
一、過度用油
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在烹飪時習慣大量用油,認為這樣能讓菜肴口感更好、風味更足。然而,過度攝入油脂會使人體熱量大幅增加,極易引發肥胖、高血脂等問題。長期如此,還會對心血管系統造成損害,增加患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的風險。而且,炒菜時過度使用油還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遠離疾病,遠離重油。
二、高溫烹飪
生活常識告訴我們,熱鍋熱油炒菜更香,因此我們習慣在油冒大煙后再進行炒菜,這樣真的會更健康嗎?市場上售賣食用植物油大多是精煉油,煙點在200℃左右,加熱至冒煙時可能已達200℃以上甚至300℃高溫。在這樣的高溫下,菜肴中的維生素C、E和必需氨基酸等營養物質會遭到破壞,食物營養價值降低。同時,高溫熱油可能產生反式脂肪酸,超過200℃的加熱方式還會導致油質高溫劣變,產生致癌物。——高溫好吃,但高溫真的很不友好!
三、過多煎炸
煎炸,是小朋友的最愛,個個小朋友都愛不釋手,但事實是在高溫煎炸環境下會破壞食物中的大部分營養素,并且會產生危害健康的物質。經過高溫油炸的食物,不僅營養流失嚴重,還可能含有一些對人體有害的化合物。——少煎炸,多健康!
四、重復使用剩油
節約二字深深的烙印在中國人心中,不少人會將用過的食用油反復使用。而在反復的高溫烹飪過程中會產生致癌物,如丙烯酰胺等。——節約是好,但對健康是真的不好!
五、過度放鹽
口味重是很多人做菜的特點,習慣在菜肴中加入過多鹽來調味。長期高鹽飲食會增加患高血壓的概率,對心臟、腎臟等器官造成負擔,誘發腦卒中和腎臟疾病。過量的鹽還會刺激胃黏膜,增加胃病風險。——少鹽才會健康多!
重視不良烹飪習慣就是重視健康。以上這些烹飪習慣你是否也有呢?如果你也有以上習慣,就讓我們大家都及時改正,及時采取科學合理的烹飪方式,以確保自身和家人都健健康康。
2025年:第136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