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技術時代背景下,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翻譯專業持續引領翻譯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及語言服務行業發展,運用科技賦能教學與科研的優勢與特色。近日,高翻2023級翻譯與計算機合作辦學學生李鳴愷,作為“計譯高超戰隊”聯合隊長,受邀赴杭州阿里巴巴集團總部與數字化服務企業鑫蜂維進行交流學習。
在為期兩日的沉浸式參訪中,他不僅以中國青年代表的身份與德國基爾大學訪問團展開跨國對話,更深度參與校企合作項目研討,展現了廣外學子在人工智能與跨文化實踐中的創新活力。
在德國基爾大學師生代表團參訪阿里巴巴總部期間,李鳴愷作為中方青年代表,全程以英語分享了基于釘釘平臺的AI“零代碼”開發實踐經驗。李鳴愷通過具體案例,向國際伙伴展示了如何通過低門檻技術工具實現智能化場景應用,并與德國師生就“AI如何賦能教育創新”“技術普惠下的全球協作”等議題展開討論。
這場跨越國界的思維碰撞,既彰顯了中國青年對技術前沿的敏銳洞察,也為中外學子在人工智能時代的合作提供了新思路。
在鑫蜂維的參訪中,李鳴愷深度參與了廣外高翻與阿里云聯合開發的“AI云帆譯”專項研討會。此次會議旨在探索人工智能與翻譯教學的深度融合,將釘釘的智能群聊、流程審批功能與平臺學習模塊打通,通過釘釘平臺構建智能化語言服務生態。他還系統學習了釘釘協同辦公、流程管理等功能的開發邏輯。而他的團隊正將此次學習成果應用于推動廣外校園接入釘釘生態的實踐中,為學校教學管理與科研協作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新的思路與解決方案。
談及參訪收獲,李鳴愷表示:“在阿里看見AI技術如何重塑全球商業生態,在鑫蜂維領悟到校企協同創新的方法論。無論是‘CareerPair’引發的跨國討論,還是‘云帆譯’的架構設計,都讓我更堅定‘翻譯+技術’的跨界價值。”他的成長軌跡,正是廣外高翻培養“外語+科技”跨界人才的生動縮影。
神經網絡機器翻譯、生成式AI、大語言模型……科技日新月異,對口筆譯員來說,人工智能的發展既是挑戰、更是機遇。一直以來,廣外將堅持服務高質量發展這一導向,通過深化教育改革、推動校企聯合研發,推動“AI云帆譯”等人工智能技術在翻譯人才培養中的深度應用及科研轉化,實現個性化精準教學,提質增效。
2024年12月,高級翻譯學院聯合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開發的“AI云帆譯”智能平臺正式推出。該平臺基于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CSE)和人工智能技術,通過智能測評、精準反饋、AI伴學、個人成長檔案、學情監測與分析等功能實現動態分層教學和個性化學習路徑規劃,將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融入口譯教學,創新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率和學習體驗。
此外,廣外高級翻譯學院通過人工智能與翻譯教學深度結合,建強廣外-澳理大“翻譯+計算機”合作辦學項目,回應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支撐現代化建設的戰略要求;同時發揮聯合國高端翻譯人才培養合作院校作用,聚焦國際影響力建設,培養既具備專業技能又具備全球視野和創新能力的翻譯人才,打造胸懷祖國、政治堅定、業務精湛、融通中外、甘于奉獻的高素質、實踐型、創新型的傳譯人才隊伍,為中國在國際舞臺上更好地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提升國際話語權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2023年,廣外與澳門理工大學合作舉辦的翻譯專業本科教育項目舉辦啟動儀式
廣外舉辦“云山杯”第三屆國際遠程口譯大賽總決賽
此次杭州之行,既是廣外深化校企合作、拓展國際視野的務實舉措,更凸顯AI時代高等教育跨界融合的必然趨勢。未來,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將繼續推進“外語+科技”人才的培養,助力更多廣外學子在全球數字化轉型中書寫創新敘事的新篇章。
關注“廣外招辦”,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文章素材來源: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官微/官網、廣外招辦官微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