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粵華學校小學部,我們積極革新教育生態,從傳統“標準化培養”成功轉型為“個性化發展”模式,致力于為每一位學子精心繪制獨屬于他們的成長畫卷。
我們匠心打造“多維成長”定制體系,切實將“因材施教,適性揚才”理念貫徹到底。我們用心編制“一人一案”學業成長手冊,巧妙運用SWOT分析法,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認知(低年級階段由教師貼心協助)。
手冊詳細記錄學生的個人學習狀況,包括自身優勢、存在劣勢、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明確語文、數學、英語學科的目標,并持續跟蹤知識檢測結果,進行對比分析,以此激勵學生自我反思,不斷突破自我,深度挖掘自身潛能,激發內在驅動力,全方位助力學生成長進步。
學部在阮校的帶領下大力推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全力營造“組內合作無間、組間競爭激烈”的活躍課堂氛圍。精準為每位學生匹配合適的學習伙伴,秉持“同桌做好我舉手,同桌不會我教他/她”的互助原則,有效促進知識的交流與共享。
小組長充分發揮“教師小助教”“學習小導師”的作用,達成 “兵教兵、兵幫兵、兵強兵”的良好局面,確保課堂所學知識每位學生都能扎實掌握。
同時,設置多種組長角色,精心設計分層任務卡,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合作學習中充分展現自身價值,在提升學習效率的同時,著重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與責任感。
我們高度重視理論與實踐的有機融合,借助數學建模將抽象的數學知識生動具象化,巧妙融入日常生活場景。
依托校家社教聯體的強大合力,將課堂從校園延伸至校外,讓知識學習的范圍從校園拓展到整個社會。比如開展“超市購物方案設計”活動,讓學生真切體會四則運算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價值,極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結構化思維與問題解決能力,有力推動跨學科融合與深度學習的深入開展。
在實踐探究項目“成長四季之走進春天”中,多學科協同聯動,語文引導學生寫觀察日記、科學助力學生探索植物多樣性、數學幫助學生建立植物數據統計模型、英語鼓勵學生介紹春天的植物;數學課還著眼于推行“生活問題數學化”,學生通過“年貨節方案”等實踐活動建立數學模型;特別設立“數學建模室”,鼓勵學生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物成果,實現從單純“解題”到高效“解決問題”的精彩跨越。
粵華小學部嚴格施行“四清”管理體系,即堂清、日清、周清、月清。每節課專門預留10分鐘進行“限時檢測”,讓學生當堂鞏固所學知識;創新推行“分層作業”模式,滿足不同能力層次學生的多樣化需求,并每日跟進學生作業完成情況;周末精心布置“跨學科項目作業”,促使學生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每月定期開展“學習診斷”,依據大數據分析結果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憑借這套科學嚴謹的管理體系,我校連續九年學業質量在東莞同類學校中名列前茅,為學生鑄就了堅實的學業根基。
精心構建“課程+校隊+競賽”的立體化體育生態體系,積極開展陽光體育大課間、運動會等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開設擊劍、高爾夫、粵華雅韻誦讀等20余項特色校本課程。
同時,組建各類體育社團,如“跳繩”“田徑”“籃球”“足球”等,舉辦形式多樣的體育賽事,并全力營造家校共育的良好運動氛圍,讓學生在運動過程中不僅能強健體魄,還能盡情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錘煉堅韌不拔的意志,實現從單純追求“達標”到養成“終身運動”習慣的轉變。
學部的成長四季課程體系別具一格,為學生搭建起跨學科學習的“沉浸式劇場”。
春研時節,低年級學生播下希望的種子,中年級學生解鎖春日節氣的奧秘,高年級學生放飛紙鳶追逐夢想;夏創之時,低年級學生探尋夏天的蹤跡,中年級學生品味夏日美食背后的文化,高年級學生用鏡頭定格夏日光影;秋收之際,低年級學生通過創意拼貼描繪秋天的童話,中年級學生制作秋韻標本,高年級學生創作秋日詩歌抒發情懷;冬思階段,低年級學生用彩紙等材料裝點冬日氛圍,中年級學生探秘冬日傳統民俗,高年級學生投身社區志愿服務傳遞溫暖。四季輪回,學生在一系列活動中不斷提升綜合素質,收獲滿滿成長。
學部構建“基礎+拓展+個性定制”的三級課程體系?;A課程創新實施,如語文的“群文閱讀”、數學的“蒙氏數學”、英語的“趣味配音”,讓學習更具趣味與深度;拓展課程豐富多元,51項選修及增值課程供學生自主挑選;個性定制專門針對特長生推出“拔尖人才培養計劃”。非遺陶藝、烘焙、攀巖、圍棋、智能機器人、科普進校園等特色課程,極大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
與東城圖書館緊密攜手,實現資源共享,學生可便捷借閱市圖書館的300萬冊豐富藏書,同時實現“學校掃碼借閱——同城跨館還書”。學部老師精心開發“趣味閱讀課”,定期邀請名家進校園開展互動交流活動,常態化舉辦讀書分享會、閱讀競賽等,全力打造“圖書館里的學校”,讓濃郁的書香浸潤學生的心田,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與人文情懷。
學部精心搭建“三維導師網絡”,專業層面邀請各領域專家開展專題講座,實踐層面與企業合作開展特色研學活動,家校共育層面邀請家長走進校園分享創業經歷與成長故事等,為學生打開一扇扇認識世界的全新窗口。
目前學部共聘請藍天救援隊陳曉蕓、心理學導師田艷、先知數據科學家余旸、東城圖書館“莞芽”讀書會創始人梁麗珍、科普作家董淑亮等專家為學校講座,建立東莞市粵華學校人才智庫,以拓寬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格局,激勵學生積極進取,勇攀高峰。
采用科學的四步銜接法,開設“初中預備課”,實現課程的無縫銜接;通過組織多樣活動,助力學生完成心理調適;開展小學初中師資聯動,確保小學與初中教學理念一致;實施評價貫通,將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科成績、社團活動、競賽成果等綜合素質全面納入初中入學評估體系,為學生平穩升入初中提供堅實保障。
在粵華學校小學部,每一位學生都能精準找到屬于自己的成長節奏,綻放出獨一無二的光芒。我們熱忱期待更多學子加入我們的大家庭,一同開啟精彩紛呈的學習之旅!
一審:李 奎
二審:趙 佳
三審:謝嘉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