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草木蔥蘢,校園一角茶香裊裊。4月28日,第二期“西華茶語時光”活動在易班發展中心舉行。黨委副書記、校長李秋實與來自12個學院的中青年骨干教師圍坐而談,圍繞教師成長展開深入交流。
座談會現場
西華茶語時光
“雖然入職時間不久,但我在教學實踐中已經深深感受到‘西華’的文化底蘊和人文關懷,逐漸萌發出強烈的歸屬感。”“我是老‘川工’人,從母校畢業深造又重返校園執教,心潮澎湃之余,也最能夠體會‘雙向奔赴’之暖?!辈柘g,談及學校對于人才的重視,教師們不約而同地談到。教師成長與學校高質量發展,始終是同向同行、彼此成就的春天之約。
“學校不斷優化人才發展生態,啟動實施青年教師成長計劃,讓我們有了‘挑起摸高’的目標,期待分類出臺支持政策,為不同學科、不同學術成長期的年輕人提供精準指導。”座談會上,教師們立足個人成長和學科特色,從職業規劃、教育教學、科研攻關多個角度暢所欲言。新入職的青年博士分享課程建設思路,提出深化產學研協同機制,產教融合培養創新型應用型人才;科研骨干介紹學術科研進展,希望就加快成果突破強化互學互鑒;經驗豐富的教學團隊負責人講述教學競賽歷程,建議細化完善職稱評定體系,暢通各學科教師發展渠道......
教師代表交流發言
人事處、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教務處、科學技術與人文社科處等部門現場回應教師關切,系統解析相關工作開展情況。問題清單閉環管理的響應機制也深刻反映出學校改革的誠意與效率。
黨委副書記、校長李秋實講話
交流中,面對大家提到的“講臺經驗少”“科研起步難”等疑問,李秋實以自身經驗作答,為青年教師們謀劃學術生涯成長路徑:堅守立德樹人的“初心”,通過“上好一堂課”磨練教學技能,不斷加強經驗交流總結,扎實提升育人水平;保持追求卓越的“恒心”,謀定而后動,堅持個人發展與學校事業同頻共振,敢于打破邊界,努力在跨學科的融合中開辟新天地;堅定開拓創新的“決心”,主動對接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發展需求,凝練特色研究方向,開展有格局、有組織科研,打造大團隊、延攬大課題、爭做大先生。
暮色漸臨,茶香未散。從面對面到心連心,暖意流動的座談延續“零距離”傾聽一線呼聲的傳統,落實打破層級壁壘的常態化對話機制。在治理模式不斷革新的過程中,映入眼簾的除了杯盞里舒展的新芽,還有一個甲子學府面向未來的蓬勃氣象。
“個人成長與學校發展息息相關,唯有以‘先謀后定’的態度,科學規劃職業方向,才能行穩致遠。無論是教學還是科研,無論是起步探索還是尋求突破,都需要主動整合資源、開拓創新。未來我將以此為指引,將個人發展融入學校建設大局,腳踏實地,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苯洕鷮W院教師王蕊表示。
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教師劉振平談到:“下午茶活動氛圍輕松而熱烈,青年教師們在成長路徑、發展規劃等方面的疑問和困惑,得到全面的解答和指導。作為新進校工作的我,未來將會把自身的成長與學校的發展緊密結合,知難而進,自強不息,讓青春在我熱愛的西華綻放絢麗之花?!?/strong>
作者 | 冉世友
編輯 | 盧城秀
編審 | 王莉 陳彧 雷為堯
這也太溫馨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