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風光無限的舉重冠軍,竟變成了“搓澡冠軍”。
看著眼前努力工作的中年女子,澡堂的人們一個個都被驚訝得說不出話來,因為她曾經是一名備受關注的舉重運動員,多次站到領獎臺上。
退役的運動員竟然還沒有自己生活的好,這讓很多人都感到難以置信,
成名的背后,需要付出的代價是什么,鄒春蘭也是過了很多年才終于明白。
在比賽場上,她是那個無比拼命的運動員,用雙手愣是舉起了遠遠超出自己體重的重量,在眾人或是擔憂、或是欣賞的目光中,一次次完成舉重。
年紀輕輕,就將多枚金牌收入囊中,周圍的所有人包括鄒春蘭自己,都堅信她將來的人生之路一定不會平凡。
然而,運動員從來都不是輕松的職業,能從激烈的比賽中脫穎而出,需要付出的努力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鄒春蘭從小力氣也比同齡人大。
一次體育課,老師發現了她的特長,于是讓鄒春蘭嘗試了舉重,誰知,之前從沒有接受過訓練的鄒春蘭第一次就驚艷了眾人。
她舉起了90斤重的杠鈴,命運的齒輪也從此刻開始轉動。
同齡人都在讀書的時候,鄒春蘭進入了吉林省第一體工隊,每天出入的場所也從教室變成了訓練場。
體育競技說白了就是對人類身體極限的一種挑戰,從進入體工隊開始,就意味著她接下來的人生之路走得不會輕松。
鄒春蘭和隊友們需要克服的不僅有身體上的病痛折磨,還有極大的精神壓力。
生活中的大部分時間都被訓練牢牢占據了,鄒春蘭不僅沒有時間也沒有多余的精力來繼續完成學業了。
她的家庭條件不好,父母收入微薄也就罷了,關鍵家里還有眾多的孩子,需要用錢的地方很多。
從小,鄒春蘭就非常懂事,希望自己將來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減輕家人的負擔,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她的夢想是進省隊,在當時的鄒春蘭看來,進入省隊,就意味著自己將來不愁找工作,后半輩子的生活也就有了保障。
運動員要靠成績說話,光有天分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比旁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得獎。
鄒春蘭深知這一點,因此不管訓練到多晚,她從來都不會喊苦喊累。
功夫不負有心人,鄒春蘭的成績也的確在日后回饋了她。
在1988年的全國舉重冠軍賽上,鄒春蘭的精彩表現驚艷了在場的所有觀眾。
比賽結束,鄒春蘭一個人就奪得了44公斤級抓舉、挺舉、總成績3枚金牌,引得在場的觀眾紛紛鼓掌叫好。
她的挺舉、總成績還都打破了世界紀錄,鄒春蘭用自己的實力證明了自己,也讓人們看到了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1990年,鄒春蘭再次給觀眾制造了驚喜,在全國舉重冠軍賽上,她成功打破48公斤級全國紀錄,永不放棄,挑戰自我的精神在她的身上被體現得淋漓盡致。
從進入體工隊,到最終退役,鄒春蘭共獲得9塊金牌,獲獎對于鄒春蘭來說,不僅是對她的認可,同時也是激勵,讓她想表現得更好。
一個殘酷的真相是,運動員不可能成為終生的職業,也是吃“青春飯”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身體會逐漸老化,而運動員在訓練中也會不可避免的積累傷痛,等到了一定的時間,表現只會退步,也就到了該退役的時候了。
離開了最熟悉的訓練場,鄒春蘭在食堂工作過,也曾經開過小吃鋪,但是因為種種原因都沒有堅持下去。
食堂不再聘用她,小吃鋪的經營收益也不理想,鄒春蘭這才意識到,自己除了舉重似乎什么都不會,2000年,鄒春蘭拿著7.5萬元的傷病補償和5000元藥費離開了體工隊。
那一年,她已經29歲了,身邊的同齡人早已經有了家庭孩子,有的還在事業上取得了成功,對比之下,鄒春蘭除了那些獎牌什么都沒有。
為了生活,她放下了面子,養雞、賣大沙、擺攤賣羊肉串,她全都嘗試過,可依舊沒有賺到什么錢,當初拿到的7萬多元補償,看了病也全花光了。
一次偶然的機會,她遇到了丈夫周紹成,兩人在老家舉行了簡單的婚禮,對方還曾經出家當過和尚,雖然沒什么大本事,但是對待鄒春蘭,卻一心一意。
嫁給丈夫,鄒春蘭覺得十分幸運,不僅是因為他無微不至的愛,還因為他從不嫌棄鄒春蘭,只有在他面前,鄒春蘭可以自信地做自己。
多年的訓練不僅讓鄒春蘭的身上有了很多肌肉,還因為曾經服用的藥物,導致體內雄性激素過多,看起來不像女的,而像個男的。
結婚之后過了很長時間,鄒春蘭都沒有懷孕,夫妻倆都感到很奇怪,鄒春蘭無比渴望能成為一個母親,但是她不知道的是,曾經每天都要吃的“大力補”早已經在她沒有察覺的情況下,給她的身體造成了影響。
從1987年進入體工隊起,“大力補”就走進了鄒春蘭的生活,每天1粒,只有在比賽前的半個月,才不會服用。
從進入體工隊到1993年退役,長達六年的時間里,鄒春蘭已經記不清自己曾經吃過多少“大力補”了。
服用這種藥的并非只有鄒春蘭一個人,還有眾多隊友,“大力補”明明是禁藥,教練卻說它是可以補身體的營養藥。
有人問教練長胡子、嗓音變粗怎么辦,教練卻說這種藥屬于男性激素,沒關系的,直到2001年,鄒春蘭檢查發現體內的男性激素比一般男性還高。
在丈夫的介紹下,鄒春蘭干起了給人搓澡的工作,每給一個顧客搓澡,能得1.5元,一天忙到晚,也掙不到100元錢。
媒體紛紛采訪她,鄒春蘭的故事才得以被越來越多人所了解,全國婦聯和吉林省體育局在知道她的處境以后,都十分同情她的遭遇,決定幫她。
在他們的幫助下,鄒春蘭最終選擇了經營干洗店,因為她有責任心,懂得為顧客著想,洗衣的價格很便宜,服務態度也非常真誠,干洗店的生意越來越好。
雖然鄒春蘭的故事被媒體報道后,她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退役運動員都能擁有這樣的幸運。
運動們肩負著為國爭光的使命,日復一日嚴格訓練,甚至有不少人為了比賽和練習放棄了學業,如果退役之后,生活卻得不到保障,對他們來說,其實是非常不公平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