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先生,48歲,近1年出現排尿困難、尿頻、尿急、性功能減退的癥狀,且癥狀呈進行性加重。1個月前單位體檢,發現血糖升高,且腎功能檢查異常。
近1周出現眼瞼浮腫,下肢浮腫、乏力的情況,晨尿有明顯的細密泡沫,伴隨輕微腰痛,于是在家屬勸說下,前往醫院就診。
醫生問診得知,徐先生從事司機工作十余年,每日坐著開車6小時左右,工作性質導致飲水少、長時間久坐、頻繁憋尿,且不注意飲食,平時愛好喝碳酸飲料、果汁、咖啡等高糖飲品。
查體可見明顯下肢浮腫,腳踝處按下后久久不回彈,雙腎區叩擊痛不明顯,雙側輸尿管徑路無壓痛,膀胱區充盈,伴有輕度叩擊痛。
生化全項檢測顯示肌酐、尿素、血糖均異常。進一步檢查泌尿系統彩超,結果提示雙側腎臟集合系統分離,膀胱殘余尿為623ml,臨床初步診斷為腎積水,需入院治療。
入院后完善泌尿系統CT檢查,結果提示雙腎積水伴雙側輸尿管擴張、前列腺增生。綜合系列檢查結果,醫生明確診斷為腎積水,由前列腺增生引起,并且已經影響腎臟功能。
醫生與徐先生交代病情,建議進行手術治療,且需調整日常飲食習慣,徐先生接受手術建議但拒絕調整飲食。
手術期間,經醫生反復勸說可影響預期壽命后,徐先生最終接受了規律藥物治療、調整飲食的建議。出院后2周復查,提示腎功能基本恢復正常,雙腎積水消失,基本恢復健康。
醫生提醒,腎積水是泌尿外科常見疾病,與輸尿管腫瘤、輸尿管畸形、前列腺增生、泌尿系統結石等因素有關,一旦發現就需要積極治療,避免進一步損傷腎功能,導致腎衰竭,影響壽命。
腎積水早期癥狀隱匿,不易發現,常伴隨輕微腰酸、腰痛、乏力、排尿困難等癥狀,病情影響腎臟功能后,可出現浮腫、泡沫尿、食欲減退、消瘦等癥狀。
腎臟在人體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現代醫學認為,腎臟不僅負責調節體內的水鹽平衡、酸堿度,還能清除體內代謝廢物,生成尿液,同時要分泌多種激素維持血壓穩定、促進紅細胞生成和骨骼健康。
一旦腎功能受損,全身多個系統都會受到影響,如心血管問題、貧血、骨質疏松、神經系統異常等。
中醫理論中,腎臟也是非常重要的“先天之本”,主藏精、主水液、主納氣,與生長發育、生殖、衰老等密切相關。
腎氣足則人精神飽滿、頭發烏黑、牙齒堅固、耳聰目明;腎虛則容易出現腰膝酸軟、畏寒怕冷、性功能減退、過早衰老等問題。
所以,要想延緩衰老,保持青春活力,就必須重視養腎護腎,從生活點滴入手,避免那些暗中傷腎的習慣!
一
六個傷腎的習慣,一個都不能有!
01
喝水太少
每天飲水不足是許多人常犯的錯誤,但大多數人意識不到自己是長期輕度缺水的狀態。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低身體活動水平人群的每日需水量為成年男性1700ml,女性1500ml,大約7~8杯水。天氣炎熱、運動增加時還應適當多喝一些,補充損失的水分。
腎臟需要足夠的水分來完成其過濾和代謝功能。如果飲水量不夠,尿液會變得濃縮,其中的有害物質如尿酸、草酸等更容易結晶沉積,形成腎結石或尿路感染。
長期缺水還會增加腎臟負擔,導致腎炎、慢性腎病的發生。
從體內取出的多發性腎結石
02
總是憋尿
有些人因為忙碌或不方便而強行忍著不上廁所,尤其是司機、教師、收銀員等職業人群,這種行為會對泌尿系統造成很大傷害。
尿液長時間滯留在膀胱中,細菌容易繁殖,引發尿路感染。若反復發作,炎癥可能上行至腎臟,導致腎盂腎炎、腎功能下降。
此外,憋尿還會引起膀胱逼尿肌功能紊亂,影響正常排尿功能,間接加重腎臟負擔。所以有尿意時應及時排空,不要逞強。
03
長時間久坐
久坐不僅傷腰椎,還會影響下肢和腎臟供血。腎臟需要良好的血液循環來完成其濾過和代謝功能。長時間坐著不動,會導致盆腔和腹腔內的靜脈回流受阻,增加腎臟缺氧和水腫的風險。
另外,久坐還會壓迫前列腺區域,影響局部血液循環,導致前列腺充血、腫脹,從而誘發或加劇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還有可能進一步影響腎臟,造成腎積水、腎功能損害。
特別是上班族、司機、程序員等職業人群,應每隔1小時起身活動3~5分鐘,如果做不到完全起身活動,也可以坐著活動腿腳,或每天結束工作后有氧運動15~30分鐘,促進血液循環,幫助腎臟正常運轉。
04
愛吸煙
大家都知道吸煙對肺傷害很大,但吸煙對腎臟的傷害卻常常被低估。
其實煙草中的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質不僅會損傷肺泡,還會損傷血管內皮,加速動脈硬化,導致腎臟供血減少。此外,吸煙還會升高血壓,加重糖尿病患者的腎損害,誘發高血壓腎病、糖尿病腎病。
研究表明,吸煙者發生慢性腎病的風險是非吸煙者的1.5倍以上。對于本身已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人群來說,吸煙更是雪上加霜。
05
吃得太咸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日食鹽攝入控制在5克以內,但很多人只計算了做菜時添加的鹽,卻忽視了零食里的鈉含量。
實際上很多吃起來不太咸的食物,鈉含量是非常超標的,比如蘇打餅干、海苔脆片、炒瓜子等,還有些吃起來是甜味的零食,鈉含量也非常驚人,尤其是話梅、無花果絲等腌制蜜餞。
高鹽飲食是導致高血壓的重要原因,而高血壓又是引起慢性腎病的主要誘因之一。過多的鈉攝入會使血液滲透壓升高,進一步增加腎臟負荷。長期吃得太咸還可能導致水鈉潴留,加重水腫,并促使腎小球毛細血管高壓狀態,加速腎功能惡化。
06
喝得太甜
甜食吃多了,不是會造成糖尿病嗎,怎么還會傷腎呢?
這是因為高糖飲料里常常被大家忽略的成分——果糖。果糖在體內的代謝過程中會直接產生尿酸,增加內源性尿酸的生成,還會抑制腎臟對尿酸的排泄,導致體內尿酸濃度上升。
當體內尿酸水平過高時,不僅會導致痛風,而且過剩的尿酸鹽會在腎臟中沉積,形成尖銳的尿酸鹽結晶,一方面形成腎結石,另一方面刺激腎臟造成慢性炎癥、微血管病變,最終導致慢性腎炎、腎衰竭。
尿酸鹽結晶,尖銳的角會損傷腎臟細胞
高糖飲料也的確會誘發或加重糖尿病,而糖尿病是目前全球引起終末期腎病最常見的原因之一。高血糖狀態下,腎小球長期處于高濾過狀態,容易發生結構損傷,逐漸發展為糖尿病腎病。
二
護腎補腎,這些方法值得堅持
01
穴位按摩
中醫理論中,人體分為十二經絡,按摩腎經對應的穴位,能夠調節腎經的氣血運行,起到護腎強腎的作用,有助于調節生殖與泌尿功能、強健骨骼與聽力、改善水液代謝和整體循環,從而延緩衰老。
關元穴:位于下腹部,肚臍下三寸(約四橫指寬)處,前正中線上。可用中指、食指、無名指三指并列,輕柔地摩擦關元穴,摩擦過程中產生的熱量能刺激穴位,起到溫陽行氣的作用。
腎俞穴:位于腰部,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方旁開1.5寸(約兩橫指寬)的地方。可以將雙掌摩擦至發熱后,將溫熱的掌心貼于腎俞穴上,反復3至5分鐘,直到腰部微微發熱,有助于舒筋通絡,增進腎經的氣血循環。
太溪穴:位于足內側,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每天早晚用拇指指腹按壓太溪穴,每次持續2至3分鐘,力度以產生輕微酸脹感為宜,不僅能夠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還能引火下行、 固腎強體。
涌泉穴:位于足底,在足前部凹陷處,腳底板“人字紋”尖端位置。每天早晚用拇指按壓或摩擦涌泉穴,每次持續2至3分鐘,力度同樣以產生輕微酸脹感為宜,以此來刺激涌泉穴,達到滋養腎氣、心腎相交的效果。
02
均衡飲食補腎
合理的飲食能有效滋養腎臟,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多吃黑色食物,如黑豆、黑芝麻、黑米、核桃仁,中醫稱“腎色屬黑”,黑色入腎;
補充優質蛋白,如雞蛋、瘦肉、魚類、豆制品,但注意不過量;
適當調整飲食,控制鹽分和糖分攝入,避免辛辣油膩食物,減輕腎臟負擔;
適當飲用代茶飲,如枸杞菊花茶、山藥紅棗茶、杜仲葉茶等,對肝腎皆有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