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用自己的左手溫暖自己的右手是一種本能,而用自己的雙手去溫暖別人的雙手,卻是一種奉獻。
在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突泉有這樣一個人——17歲,是他行醫巡診路的最初開始;30多年,是他行醫巡診的精彩時光;30多年里,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他為家鄉的父老鄉親帶去了健康,他把最美好的青春獻給了最基層的百姓。他,就是現任突泉縣學田鄉衛生院院長,董樹成。
走進董樹成的辦公室,墻上一面面錦旗,承載了病人及家屬對董樹成治病救人的感激之情。“視病人如親人、弘揚醫德醫風。”正如錦旗上所寫的,董樹成以高尚的情懷和堅定的信念身體力行,為大山深處百姓的健康全心全意的奉獻著。
董樹成:“我從小就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出生在地道的農民家庭,13歲那年患上了強直性脊柱炎,由于家境貧窮,就只能依賴藥物止痛,當時條件有限,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這也成了跟隨我一生的疾病。”
因飽受病痛折磨,董樹成立志要當一名醫生。初中畢業不久,他就拜村里的赤腳醫生為師,開始了他的從醫生涯。
董樹成:“為了盡快掌握常見病的診斷技能,我從師父那里借來很多醫學書籍,白天跟著師父進村入戶四處看病實踐,晚上鉆研這個醫學知識。”
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年后,董樹成順利拿到了中醫資格證。并且在21歲時,董樹成已經在當地已經小有名氣,擔任學田鄉河東村門診部主任,每天前來找他求醫的病人擠滿診所。26歲那年,學田鄉衛生院急需有實踐經驗的醫務人員,董樹成以臨時工身份招入衛生院工作。由于工作業績突出,他轉為正式職工,被單位寄予厚望,派到高等院校深造,系統學習了中醫學及中西醫結合專業,學成后毅然回到家鄉服務百姓。
董樹成:“我自己也是一個殘疾人,能切身體會到殘疾人在生活中的諸多不便,在行醫和日常工作中就想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這些人。”
董樹成深知身體的殘疾不但給病患生活帶來諸多不便,更明白生理的殘疾帶給患者的心靈創傷。他多次組織醫務人員在村部“健康大講堂”等地開展免費義診和康復知識普及、向廣大群眾發放康復訓練手冊,提高群眾的殘疾預防意識。對前來醫院就醫的殘疾人設立綠色就診通道,設置方便輪椅通行的緩坡,設立愛心窗口,安排導醫人員幫助殘疾患者就醫。多方籌集資金,安裝殘疾人、步行困難人群使用的專用電梯。
他還發揮自己作為一名縣級人大代表的優勢,就改善困難殘疾群眾就醫問題積極建言獻策,累計提出建議10余次。對前來就醫的生活困難的殘疾群眾,在政策允許情況下竭盡所能減免醫藥費和檢查費,減輕殘疾患者就醫負擔。帶領村醫開展康復進農村項目,指導殘疾人在家中進行康復鍛煉。針對有些殘疾患者,除在院坐診,董樹成還抽出時間上門問診,關心他們的日常生活及健康狀況。
一位病人說:“我記得當時我住院期間,因家庭困難難以支付醫藥費,董樹成就組織全院職工為我捐款,出院后董樹成還多次上門為我們普及健康知識,叮囑合理使用降壓藥物,并把自己的手機號留給我們,只要需要,他一個電話就到了。”
最是小處見人心,最是細微得溫暖。工作之余,董樹成積極參加各種義診活動,引導群眾關注健康、預防疾病。對于高血壓、中風、偏癱等外出就醫困難的患者,他起早貪黑抽出時間上門問診,關注他們的日常生活及健康狀況,讓患病者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便捷的康復和醫療服務。
董樹成用他擅長的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腦卒中風、面神經炎、眩暈等神經內科疾病,尤其對腦血栓疾病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經常有外地的大醫院向他伸出橄欖枝,承諾給他豐厚的薪酬待遇。
董樹成:“我的經驗是在鄉親們身上一針針扎出來的,我不能有了一點點成績就忘本,沒有鄉親們的信任和支持,就沒有我的今天,我要留在這里。”
也就是這樣,董樹成毅然決然地回絕了各大醫院的邀請,依然日復一日奔走在大山深處,守護著家鄉父老鄉親的健康,把最美好的青春獻給了最基層的百姓。
董樹成:“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于傷病時求醫無門,身為一名醫生,把病人放在心頭,想盡辦法為老百姓解除痛苦,用自己的生命呵護著百姓們的生命,這就是作為一名醫生的價值。”
董樹成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作為衛生院主要業務負責人,董樹成帶領醫務人員開展艾灸技術治療常見病、多發病的研究,運用艾灸和中藥結合治療頸肩腰腿疼痛等風濕性疾病,填補了當地技術空白。成立了常見病中醫疼痛康復科,通過2年的項目開展,醫院和村衛生室業務量提高80%,降低基層患者外轉率50%。學田鄉衛生院作為鄉鎮級衛生院,由于董樹成精湛的藝術,來這個大山深處衛生院看病的人越來越多,經常有來自北京、遼寧、黑龍江等大城市的的患者慕名前來就醫。如今,學田鄉衛生院在董樹成的帶領下,醫院綜合能力突出,醫療技術顯著。
35載的行醫路,結出了令人驚嘆的碩果。衛生院連續多年門診患者量達到1萬人以上,累計收治腦血管病患者5000余例,衛生院也被評為2017年度“國家群眾滿意鄉鎮衛生院”,2020年因中醫技術和業務能力突出,作為基層迎檢代表,帶領團隊參加國家迎檢,獲得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稱號。董樹成個人也獲得縣級衛生系統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人大代表,盟級衛生技術人才,區級醫德先進個人、內蒙古好醫生,國家級全國鄉鎮衛生院優秀院長等多項榮譽表彰。
作為一名殘疾人,董樹成從一名赤腳醫生到衛生院院長,他用樂觀和堅韌書寫著一曲曲屬于殘疾人的奮進之歌,用敬業和堅持踐行著醫者仁心的承諾,用熱忱和善良守護著基層百姓的健康,為無數家庭帶來了一抹陽光,在鏡頭前,對自己曲折的過往,他侃侃而談。沒有悲泣的賣慘,盡是勵志的成長與奉獻,也就是這樣一個平凡的人一次次的創造了生命的奇跡!
來源:興安盟殘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