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寫京東和美團神仙打架,作為“凡人”的餓了么最先遭殃,因為京東和美團這一波打下來,搞不好要寸草不生。
京東方面對于外賣業務的投入是“不設上限”,劉強東還要給管理層長期的機會,將外賣業務視為長線斗爭方向,不會以短期的業績收入、利潤情況為考核。
美團也迅速跟了進來,已宣布要在未來三年內向餐飲行業整體投入1000億元,這筆資金將用來補貼消費者、增加商家收入、扶持和獎勵優秀品質商家以及推動明廚亮灶等基建計劃。
可以說京東和美團在外賣市場上的戰爭,已經到了最激烈的時刻了。
雙方已不局限于口水仗,而是實實在在地加大補貼力度,劉強東更是下場搞營銷,消費者自然會從中受益,因為點外賣確實更便宜了。
我前面認為京東和美團打架,餓了么搞不好才是最大的輸家,因為餓了么已經打不起了。
畢竟沒有京東進場的時候,餓了么也才3成市場份額,只能保一個盈虧平衡,京東進場后份額搞不好還得下降1成,到時候就得虧了。
但我還是低估了餓了么的實力,餓了么其實是一支隊伍戰斗力極強的狼性團隊做出來的企業,十多年前張旭豪團隊下的餓了么,曾一度讓王興彈盡糧絕、走投無路。
張旭豪曾經拒絕美團以60億美元收購餓了么的機會,并成功從阿里巴巴獲得了10億美元的投資,趁機狂飆。
張旭豪前腳剛拒絕王興,后腳就追著美團猛打,一度差點讓美團被大眾點評吞并。
餓了么就是這樣一支狼性團隊,過去是,現在也不會差。
京東和美團打得正激烈、猛發券,餓了么卻毫無動靜,不少網友覺得餓了么要扛不過去了,其實并不是他們沒能力發券,而是沒必要在第一時間發券。
果不其然,現在餓了么已經出手了,隨著京東和美團的戰斗開始放緩,餓了么終于開始行動了。
趕在51假期之前,餓了么上線了“餓了么超百億”補貼,并揚言不打口水仗,只發真福利。
如果你今天打開餓了么對比一下,你會發現確實是在發大券。
如果餓了么只是發券,那并不叫狠,大家會覺得是背靠阿里手里有錢,所以發得起券。
發券有講究,如果京東和美團打得激烈時自己插一腳跟進去,那叫“地主家的傻兒子”,干啥都跟著別人的節奏來。
而現在餓了么發券出狠招,是因為對手已經猛拼兩輪了,第一筆預算已經打得差不多了,都開始沉默了,補貼力度也開始變少了。
這時候餓了么的打法就是進場補貼,再刺激刺激對手,可別讓補貼力度降低。
前面你把我的用戶、騎手、訂單量都搞下去,然后漲價收割可怎么行,我現在不得回敬你一波。
所以餓了么這時候加入戰場,是清醒的,更是狡猾的。
清醒是因為最開始京東和美團打架是火星撞地球,你還加進去不得炸得一點殘渣都不剩,還要背輿論爭議,此時餓了么沉默一陣子,不出牌就是最好的牌。
狡猾是因為京東和美團打了兩輪價格戰后,兩家都積攢了不少用戶,京東更擴大了騎手團隊,這些用戶、騎手從哪兒來,當然是從餓了么來的。
此時餓了么不再沉默,開始猛放券,就是要把對手再拖進戰場中,你們可千萬別見好就收,你們不繼續使勁那我就來了,都給我補起來,一個都別想跑。
如果京東和美團在餓了么的這波反擊中不把補貼力度加回來,那么兩家之前屬于白卷,餓了么現在等于是白撿。
如果京東和美團繼續卷回來,那么兩家團隊就更加難受了。
因為補貼這條路靠的可是真金白銀投向市場,很難一眼望到頭,十年前美團和餓了么掐架,可是年年虧損。
現在餓了么把補貼拉回來,就是狠的表現。
餓了么這么補貼,圖的就是要讓對手繼續流血,并且是大出血,要用自己的資源去消耗掉對手更多的資源。
狼性的團隊就干狼性的事,十年前的餓了么如此,今天的餓了么依舊如此,而且別忘了餓了么背后站的可是阿里巴巴,不差錢的金主。
既然餓了么也加入戰場了,接下來好戲就有得看了,我估摸著京東和美團如果是每周1、3、5掐架,餓了么就會在2、4、6進來捅一刀,可都別停下來。
當然作為消費者,我是樂于看到這么你來我往補貼掐架的。
這時候咱們只需要認清一個事實,就是今天誰家補貼,我就在誰家點餐,逼迫三家一起卷。
誰的優惠力度大,我就用誰的APP點餐,我就支持誰,這才是硬道理,反正買到手里的東西便宜才是硬道理,管你們誰135補,誰246補,我只要管好自己的錢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