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個月來
網友把南寧大橋親切地稱為“貓耳朵”
他們在夜晚來到橋面
通過巧妙錯位
拍出炫酷的“貓女”美照
相關話題熱度持續飆升
5月4日晚8時30分,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來到南寧大橋北端、靠青秀山一側,看到橋面的人行道上,擺著不少腳架、補光燈、拍攝道具,有十幾對攝影“搭子”正在拍攝,他們大多是20歲的年輕人,有的是情侶、閨蜜,有的是互免約拍的攝影師和模特,也有攝影師亮出了10元/張的招牌。
▲5月4日晚,眾多年輕人來南寧大橋打卡“貓耳朵”。
當晚,自由攝影師楊先生帶著專業設備,第一次來到南寧大橋踩點,他對記者說:“我喜歡拍藝術人像,最近半個月,常在微信、小紅書、抖音等平臺看到南寧大橋‘貓耳朵’的話題和作品,覺得挺有意思。”
▲攝影創作者在大橋上取景“貓耳朵”進行人像拍攝。
南寧大橋于2009年建成通車,是世界首座大跨徑曲線梁非對稱外傾拱橋。今年3月,網友利用南昌艾溪湖大橋拍貓女的話題走紅網絡,4月底有網友發現,南寧大橋也能這么玩。目前,小紅書上“南寧也有自己的‘貓耳朵’”“南寧版‘貓耳朵’”等話題,獲得了300萬瀏覽、1.5萬的討論。在抖音上搜索“南寧貓耳朵”,就跳出上百名網友分享的美照,最熱的一條獲得9.6萬點贊。
▲一游客做出炫酷“可愛貓”形象拍照。
網友“娜娜”是第二次來南寧大橋拍貓耳朵,她總結出的最佳機位是南寧大橋東北角,越往北走,越像“貓耳朵”,往橋中心走,則更像翅膀。據她觀察,周邊停車場較遠,路況復雜,騎著電動車前往較為方便,注意不要把車子停在機動車道上,也不要逆行上橋。
▲南寧大橋夜景。
近年來,良慶大橋的“金門大橋”既視感、青山大橋的“壯族頭巾”塔冠、凌鐵大橋的雙拱造型等,均憑借獨特設計成為攝影熱點。這些橋梁不僅承載交通功能,更化身為城市IP,吸引游客探索南寧的多元魅力。
▲一小孩也加入“貓耳朵”創意攝影中。
城鄉規劃設計與管理正高級工程師陸小鋼表示,南寧大橋再度“出圈”并非偶然,這是城市建筑與人文藝術相結合的“南寧故事”。當下,大眾對城市文化的追求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重塑城市IP參與度也在不斷提升。正如網友所言:“南寧的橋,每一座都有故事。拍的是風景,記錄的是這座城市不斷生長的活力。”
你去過這里打卡嗎?
來評論區聊一聊吧~
來源丨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 巫碧燕/文 何定堅/圖
責編丨徐麗青
校對丨黃少華
審核丨唐海波
終審丨胡志偉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微生活推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