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4月28日晚,iQOO Z10 Turbo Pro正式發布:驍龍8s Gen 4、7000mAh電池+120W快充,定價1999元起,國補后是1699元起(一同發布的,還有天璣7300的LCD新機iQOO Z10x、天璣8400+7620mAh電池的iQOO Z10 Turbo)。
外觀&做工&手感&指紋識別&外放&振動
好消息,好消息,iQOO Z系列配送的終于不是清水殼啦!
iQOO Z10 Turbo Pro的充電器,咋眼一看和以前藍廠的120W C口氮化鎵充電器一樣,但 供應鏈管理大師“環保斗士”vivo竟然又給這個充電器模具升級了。
除了120W的藍廠私有協議、兼容100W的PD/PPS,現在還兼容44W的UFCS快充——這顆就是當今最好、最環保的120W原廠充電器。
這顆充電器不便宜,它的老款,在海鮮市場都還常年維持70到80元的價格。
iQOO Z10 Turbo Pro有燃(火焰紋橙色)、沙漠色(淡金)、云海白、星穹黑4個配色。
閉眼就知道我們會推薦橙色或者黑色。燃(橙色)是極為罕見的火焰紋圖案,中框顏色有點像真我GT5 Pro的赤巖(紅),路人隔幾個街區,都能一眼認出你拿著的是iQOO Z10 Turbo/Turbo Pro。
每當看到這火焰紋,腦海中就是“我豬肉佬又何嘗不想成為一個出色的舞蹈武道家呢?”,然后就去王者峽谷大戰300回合。
當你以為是外觀設計一脈相承的時候,其實還是基本沿用之前的模具。iQOO Z10 Turbo Pro機身尺寸163.72x75.88x8.09mm,206克重。省流就是,長和寬都與iQOO Z9 Turbo/Turbo+/Turbo長續航版完全一致,而且屏幕的大小/比例/分辨率/邊框厚度也是一模一樣的(iQOO已經有5臺機器在用這個中框)。
主要分別是重量大了10克(因為換成了7000mAh雙電芯+120W快充+更大的均熱板),實際手感和iQOO Z9 Turbo極為相近(廢話)。用螺旋測微手盤起來,就是后蓋邊緣的弧度有點細微的分別。
因為是家族模具,實際的做工一般,中框能看到比較明顯的分模線。
iQOO Neo10 Pro、iQOO Z10 Turbo Pro、iQOO 13 ↑
iQOO Neo10 Pro、iQOO Z10 Turbo Pro、iQOO 13 ↑
iQOO Z10 Turbo Pro/Turbo的外圍配置和配色都是一致的,它們都有紅外、NFC、雙頻GPS,直邊磨砂塑料中框+塑料后蓋、防護等級IP65(和iQOO Z9 Turbo+一致)+耐摔軍標測試(前代沒有這個)。
低位置短焦指紋(建議搭配人臉識別使用,解鎖會無感很多)、老朋友0809 X軸馬達、新思S3905觸控IC(和前代同款)、13頻5G(比前代多了3個頻段):n1/n3/n5/n8/n18/n26/n28A/n38/n40/n41/n48/n77/n78。
這一代外圍配置的核心升級,是雙揚聲器和天線:iQOO Z10 Turbo Pro宣稱有iQOO史上最多的24條天線,并升級成“真對稱式雙揚”——瑞聲1611B揚聲器x2。
根據豆芽的拆解↑,為了給電池騰位置,上揚聲器放在主板蓋板上,位置非常特殊(相機Deco右上側那個裝飾圈的正下方,就是揚聲器),通過斜向的導音通道連到上邊框。
外放音質和音量都是今年新機中的上游水準,主要是強在分離度、空間感,低頻比預想中弱一點(外放時,iQOO Z10 Turbo Pro后蓋的振動控制,比1216揚聲器榮耀GT Pro好很多,不會太震手)。
客觀測試:屏幕&性能&發熱&續航&充電
iQOO Z10 Turbo Pro是6.78英寸144Hz 1.5K中置打孔直屏OLED,LTPS,華星C9+基材,4320Hz超高頻PWM調光(90尼特切換),可選全亮度類DC調光(單脈沖/單黑條),肖特定制的金剛盾玻璃。
2800x1260,452ppi。全白峰值亮度2000尼特,1%窗口的局部峰值5500尼特(25%窗口是4400尼特) ,手動最高800尼特,3000Hz瞬時觸控采樣率。
(屏幕測試,亮度顏色條越長越好,色偏顏色條越短越好)
對比前代,iQOO Z10 Turbo Pro主要是升級了屏幕發光材料、把默認色彩模式往Display P3調(默認模式的P3色準強于sRGB色準)。
用上華星C9+之后,iQOO Z10 Turbo Pro的手動亮度和全白激發亮度都有立竿見影的提升。
而純白亮度均勻性比前代弱,手動最高亮度時,亮度差是28尼特(而Z9 Turbo+的表現相當好,全白時,亮度差只有9尼特)。
肉眼觀感和色溫均勻性表現中規中矩,默認的標準模式有點偏藍紫,專業模式有偏品紅的傾向,可以手動在色環里拉一下。
護眼方面,出廠默認的高亮度類DC+低亮度高頻PWM就是最均衡的調光方案,所以“全亮度類DC調光和低亮度超高頻PWM調光(3840Hz)”都被放在了開發者選項。
全亮度類DC其實沒必要開(低亮度下,高頻PWM比類DC強),而3840Hz超高頻PWM調光,其實已經超過OLED的響應速度(電路發出超快的信號,但OLED來不及響應),不會對頻閃控制帶來多少增益,更多是用于賽博斗蛐蛐。
iQOO Z10 Turbo Pro是第二臺搭載驍龍8s Gen 4的機型,有電競芯片Q1(超分+超幀),7000mm2VC均熱板(iQOO 13同款),搭配了比友商更強的9600Mbps LPDDR5X Ultra內存(雖然日常使用體驗不出來,但誠意是給足了)+UFS 4.1閃存。
驍龍8s Gen 4(第四代驍龍8s=SM8735)是臺積電N4P工藝,1顆3.2GHz的X4(1MB L2)+3顆3GHz的A720+2顆2.8GHz的A720+2顆2GHz的A720(所有A720都是256KB L2)。8MB的L3緩存+6MB的系統緩存。GPU是Adreno 825 1150MHz(25-0424由REDMI Turbo 4 Pro首發,后見于iQOO Z10 Turbo Pro,也可能出現在小米Civi 5 Pro、OPPO K13 Pro上)。
它就是功耗和峰值性能低一點,但能效更高的驍龍8 Gen 3代替品。
CPU在驍龍8 Gen 3的基礎上,把兩顆A520換成A720(所以還是4簇結構),從8G3的“1大+5中+2小”變成“1大+7中”結構,L3緩存砍1/3,全部核心的L2緩存砍半,頻率降低0.1到0.15GHz。高通宣稱其CPU性能提升31%,AI性能提升60%,GPU性能提升49%且能效提升39%。
CPU是A720中核的勝利,實際CPU峰值性能低于天璣9300(畢竟發哥有4顆X4)和驍龍8 Gen 3,但幾乎全功率段的能效都有優勢,4W以下的能效甚至超過驍龍8至尊版。
Adreno 825 GPU的能效超過驍龍8 Gen 3,峰值性能略低于天璣9300和驍龍8G3。
CPU性能測試(每一列,顏色條越長,越強)(右側4個不在白名單中的測試,更能反映日常能用到的性能輸出)。
iQOO Z10 Turbo Pro在跑分中放得比較開,CPU的日常性能輸出比較保守。但奈何這是OriginOS 5,日常流暢度一切正常。
閃存讀寫性能一般(每一列,顏色條越長,越強。同樣條件下,容量越大的閃存,速度會越高)
GPU性能測試(每一列,顏色條越長,越強)
因為GPU架構更新(和驍龍8至尊版同源),驍龍8s Gen 4在偏向光線追蹤的3DMark Solar Bay測試,和Steel Nomad Light這些比較新的GPU測試中,性能輸出還超過了驍龍8G3和天璣9300,屬于高通在“擠牙膏”時候擠多了。
室溫27度,200尼特屏幕亮度。留意機身最高溫度(越低越好)、穩定性百分比(越高越好)、性能分數(越高越好)
3DMark烤機最高50.4度,穩定度48.9%。穩定度看著表現一般,但一看平均功耗竟然有8.34W,對驍龍8s Gen 4來說,測試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而iQOO Z10 Turbo Pro的散熱表現是真不錯,iQOO 13同款的7000mm2VC均熱板并非浪得虛名。iQOO Z10 Turbo Pro正反面、背面全局溫差都很小。
(續航測試:測試環境為室溫27度,200尼特屏幕亮度,測試電量區間30%到80%。包括30分鐘《和平精英》HDR高清+極限幀數+抗鋸齒、30分鐘B站1080P視頻播放、30分鐘微博短視頻、各30分鐘的Wi-Fi和5G沖浪,共2.5小時)
iQOO Z10 Turbo Pro是驍龍8s Gen 4+1.5K屏+7000mAh雙電芯,2.5小時續航的成績,和自家6500mAh的Y300/Y300 Pro接近,略弱于天璣9300+配6400mAh電池的Z9 Turbo+。
如果時間拉長到5小時,續航成績的差距會進一步拉開。
得虧我們測了電量顯示曲線(線越直越好,說明掉電越線性),iQOO Z10 Turbo Pro恒功率烤機的電量下降曲線如上↑。
帶散熱背夾+外部風扇散熱,以盡量排除發熱影響,過充電后(等機器自動斷充),從100%電量一直跑到關機,iQOO Z10 Turbo Pro堅持了5小時59分。
iQOO Z10 Turbo Pro的電量顯示還算比較線性,整體掉電是先慢后快,電量低于15%之后掉電會變快一些。
機器在100%的電量上維持了17分鐘,在1%位置又維持了12分鐘。按照恒功率電量曲線看,相當于100%之上有4%到5%的電量,1%的位置實際有3%到4%的電量(中譯中:有7%到9%左右的電量在100%以上和1%區間。真·充滿時,實際電量是107到109%之間,日常的100%實際是對應6400mAh到6500mAh之間)。
這也部分解釋了,續航測試中,為什么電池容量變大,但續航看著變化不大。
在1%和100%“藏電量”,好處是保護電池,壞處是續航體感低于預期。愛電池黨頓時舒服了,而續航黨罵罵咧咧(一個OTA應該就能改變的這種電量顯示策略,就看vivo后續會不會修改默認設置了)。
(充電測試,1%開始。同一行的顏色條越長,速度越快↑。已打開vivo超快充電模式/OPPO智能極速充電/小米快充加速與低電疾充等功能。部分廠商/機型默認關閉相關功能,需手動開啟)
iQOO Z10 Turbo Pro是7000mAh雙電芯(半固態三代硅的藍海電池)+120W快充,兼容100W PPS與44W UFCS快充,有直驅供電(即旁路供電),原廠充電器兼容100W PPS快充。
實際充電峰值98.8W,33分鐘顯示100%,39分鐘斷充,是藍廠120W的正常表現。
PS:iQOO Z10 Turbo Pro這套是第一套開賣的“7000mAh+120W快充”方案。
【相機部分】就非常熟悉了,這部分和iQOO Z9 圖系列是高度接近的(前攝CMOS不同,但傳感器尺寸是一樣的):
?前置格科微GC16B3C(1600萬像素,1μm,1/3.1型),F2.45,無AF
?主攝索尼LYT-600(即IMX882,1/1.95型,0.8μm,5000萬像素),F1.79+OIS,等效26mm;
?超廣角106度,格科微GC08A8(800萬像素,1.12μm,1/4型),F2.2
主攝場景1、2,全局(上)與中央放大(下)
主攝場景3、4,全局(上)與中央放大(下)
超廣角場景3、4,全局(上)與中央放大(下)
這套LYT-600方案,已經被iQOO打磨得發光發亮了,很多1/1.56型的中端機都未必能穩贏它,就是這么狂。
總結
iQOO Z10 Turbo Pro是iQOO Z9 Turbo系列的正常迭代,主要是換成能效更高的驍龍8s Gen 4、升級屏幕基材(亮度更高)、加大電池、配上適合游戲用戶的120W快充和雙1611B對稱揚聲器。
因為定位原因,塑料中框+塑料后蓋、短焦指紋、IP65都是偏弱的配置。而1%和100%電量區間“藏”了7%到9%的電量,讓它的續航體感和前代拉不開差距(當找不到充電器的時候,會發現最后的1%超級耐用)。
iQOO Z10 Turbo Pro本可以像iQOO Z10 Turbo那樣用7620mAh+90W快充的方案,也可以像友商那樣不使用9600Mbps LPDDR5X Ultra內存。
放棄快充和那個又強又環保的充電頭,肯定可以省很多成本,但iQOO依然保留7000mAh+120W的選擇,可能是iQOO對游戲方向的堅持吧。
現在國補1699元位置上,肯定是REDMI Turbo 4 Pro的性價比更高,畢竟多了金屬中框、IP69防水、電池也更大。而iQOO Z10 Turbo Pro是強在系統和性能調教(核心優勢)、充電和外放更強。
我們之前已經被REDMI Turbo 3/4和一加Ace 5/5 Pro打過臉,廠商隨時會搞個新價格打破現有的秩序,所以現有定論隨時可能被推翻。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等等黨可以守一下61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