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學生連查成績都需要交錢了?山東菏澤一位家長發視頻說:自己想查一下孩子的成績,但是被告知現在查成績都需要用APP,不僅如此,還需要充會員才能看。
事情的起因,是這位家長用學校推薦的“七天學堂”軟件查成績,但是在查詢孩子成績時跳出開會員的提示:單月38元,連續包月25元,年費300元。
為什么學校要把成績公布在軟件上?事情最后的處理結果是怎么樣的?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內
孩子查成績“被收費”
我們都知道,在以前的時候,學校都會把成績,排名這一系列的數據打印成紙質版,給學生或者家長查看,隨著現在信息化的發展,很多學校也會把成績公布在學校公眾號或者網站上,這些都是可以免費查看的。
但是如今卻有越來越多的學校和第三方的軟件合作,把成績的數據發布到軟件上,當家長或者學生想查成績的時候需要下載指定的軟件,但是通常這些軟件都是有會員制度的,想要看完整的數據就需要開會員。
開頭提到的家長在視頻里無奈的感嘆:我是第一次遇到查孩子成績還要開會員的情況,她的孩子在讀初中,學校要求家長下載“七天學堂”App,說以后考試成績,作業通知都從這上面發布,剛開始,她還覺得很方便,不用像以前那樣等老師群里發成績單。
然而,便利的背后,卻隱藏著不小的“坑”,“上次期中考試,我想看孩子排名,App上顯示要開會員,想看詳細答題卡,又提示要開會員,最后為了不耽誤了解情況,我花了38元開了一個月會員,這位家長有些郁悶:不是說基礎功能免費嗎?可我想看的都在會員功能里。
許多家長不理解,為什么學校推薦的軟件,還需要額外付費,難道孩子的成績也成了“商業產品”,隨后,開發該App的安徽七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公開回應,稱:成績查詢免費,收費只是針對部分訂閱功能。
這一說法從表面看,確實符合“免費+增值服務”的商業邏輯,但問題在于:普通家長能否明確區分這些基礎與深度功能,在這些軟件的頁面上,付費按鈕很顯眼,免費功能隱藏在好幾個菜單里,還不一定好找,很多家長表示:一開始以為不付費就查不了成績,因為引導太強了。
一些家長把這種體驗比喻成“飯店免費喝湯”:廣告寫著免費,但進店才發現,餐具要收費,調料要收費,真正喝上湯還得點菜,這哪里是免費,這就是引導消費。
更讓家長們感到不安的是:為什么學校會推薦這樣的App?推薦背后是否存在合作關系或其他利益鏈條?一位教育方面的專家表示:如果是學?;蚪逃止俜酵扑]的App,本應確保公正中立,而不該存在誘導付費的情況。
學校和軟件合作背后的原因
隨著“查成績要會員”事件發酵,公眾的關注點也從App本身,轉向了背后的公司:安徽七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公開資料顯示,這家公司不僅僅開發七天學堂App,還承接了許多教育信息化項目。
數據顯示,他們的業務遍布全國多個省市,包括廣東廣州市增城區教師發展中心,雷州市第八中學,高州市云潭中心學校等單位。
這不禁讓人好奇:一個成績查詢App,是怎么做到與這么多學校,教育機構有業務往來?實際上,七天學堂遠不止成績查詢,它是一個圍繞學生數據,教育管理,家校溝通的綜合教育信息平臺。
除了面向家長的軟件端,還有學校端的管理平臺,老師端的數據入口,形成了“多方位數據服務”模式,業內人士指出,這樣的平臺,一旦被學校大規模使用,意味著它掌握了海量的學生數據:成績,考試頻率,學科強弱,錯題統計,進步曲線等等。
甚至還甚至家長的行為數據,付費數據等,這些數據的商業價值,遠超過一份簡單的成績單,這種方式看似提供便捷,實際上通過功能分層,將家長逐步引導至付費區間,特別是“成績分析”“排名”“錯題統計”這類功能,正好擊中了家長最關心,最焦慮的需求點。
孩子的成績家長當然希望多了解一些,不只是知道分數,還想知道錯在哪,該補什么,班級排名第幾,一位初中家長坦言:這些功能一旦藏在會員后面,家長很難拒絕,不僅如此,當學校推薦這款App時,家長實際上處于“被動”的局面。
因為成績數據掌握在平臺手中,家長別無選擇,只能跟著平臺,。這種“綁定式”用戶關系,為平臺帶來了穩固的用戶基礎,也強化了平臺的“議價能力”,本質上,這就是一種教育場景下的數據壟斷,當用戶無法選擇其他途徑時,平臺的收費功能設置就有了絕對主動權。
教育軟件的邊界
如今,市面上有非常多的教育軟件,它們五花八門,功能都非常的豐富,但是共同點就是都會有對應的收費項目,一位60歲的爺爺說:我給孫子查成績,不小心就點了開通會員,扣完錢之后沒管,第二個月才發現是自動續費。
這類情況并不罕見,尤其對年紀稍大的用戶,復雜的界面,誘導性的提示,都可能造成誤操作,實際上,也有許多家長并不反對App收費,只要是公開和透明的選擇都能接受。
家長擔憂的是:當查詢成績的唯一通道被綁定在收費App時,這份“選擇”就不再是自由選擇,而是一種被動接受。查成績本是一件簡單的小事,但當它與“會員收費”“數據壟斷”“被動綁定”聯系在一起時,就不再只是技術問題,更是教育公平、家長權益的社會議題。
一位教育專家提醒:數字化不能替代教育本質。教育軟件需要有邊界,尤其是涉及基礎教育階段,必須有清晰的公益與商業區分。
對于家長來說,最大的心愿只是明明白白看成績,而對于教育管理者來說,最大的責任是守住教育的公益底線,未來,如何在數字化教育與商業化需求之間找到平衡,才是所有人需要面對的更大考題。
你們遇到過查成績收費的事情嗎?歡迎評論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