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動真格的了。30萬噸大豆全額退運,只因未拆封的麻袋上,發現了美國的“馬腳”。
據新浪財經報道,2025年4月,一批總重30萬噸,原產地標注為“阿根廷”的大豆,因蛋白質超標觸發預警,開箱查驗發現了未更換的美國原裝麻袋,最終被全額退運。
要知道,為了徹底封堵“洗產地”漏洞,中國海關聯合巴西、阿根廷等主要大豆供應國,構建了全球首個區塊鏈溯源平臺。根據報道,“洗產地”的核心漏洞在于物流軌跡。中國海關引入“時空拓撲分析”技術,實時監控全球2300個港口的物聯網數據。
除了技術手段之外,中國海關還同步升級了監管制度,推行“雙隨機”的抽查機制:即查哪批貨物、派哪位檢查員,均由系統隨機分配,杜絕人為干預。
報道稱,通過進口多元化與技術革新“雙輪驅動”,中國正系統性降低對美依賴,重塑全球大豆與玉米供應鏈格局。根據美國農業部最新數據顯示,截止4月17日的那一周,中國僅進口了美國1800噸大豆,相較于之前的72800噸可以說是銳減。
根據美媒報道稱,中國大規模取消美國大豆后,給美國農業一記重創。據美方初步估算,大豆出口減少帶來的年度損失將超過270億美元,美國農民收入預計下降23%,部分農場將因為大豆價格跌破種植成本而破產。
更關鍵的是,如果中美關稅戰持續,美國將不得不調整農業種植結構,減少大豆的種植。從上面的新聞中可以看到,美方企圖通過“換馬甲”的方式,將積壓已久的大豆轉賣給中國。這就足以見得特朗普本輪的關稅措施對美國的農業造成了多大的影響。
然而,美國這種“小把戲”,逃不過中國的“火眼金睛”。如今,中方已經通過強化原產地溯源、物流天網以及監管機制等多種手段,對美國大豆構建起了一道堅強的防線。
根據行業預測,如果特朗普繼續堅持高關稅政策,那美國大豆的市面價格將會因為積壓而持續走低,且短期內無法尋找到合適的收購商。因為除了中國,全球還沒有哪一個國家有如此大的大豆消耗量。
和美國難尋買家不同,中國已經找到了美國的替代國。目前,中國加大了與巴西和阿根廷這兩個農業大國的合作力度。根據中方數據顯示,在中美本輪貿易戰打響之后,中方從巴西采購了至少240萬噸大豆。至此,巴西也成功的取代美國,成為中方大豆的最大供應國。
毫無疑問,中方這次已經是動真格了。美國企圖利用關稅逼迫中國低頭,中國一句“不跪”振聾發聵,對美發出了反制最強音。只有這種“以戰止戰”的打法,才能讓美國徹底明白,想遏制中國的發展沒那么容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