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是育齡期女性特有且非常正常的一種生理表現,是女性身體健康的重要體現,但現如今,卻有很多女性都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月經問題,而針對這一系列異常表現,有些時候即便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去診治,往往也不見良好成效,但實際上,在中醫里有這樣一味藥材,就能夠發揮很好的作用,甚至還有人稱其是專門為女性而生的藥材,在緩解病癥上,具有良效。
這味中藥材就是益母草,是一種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生長的植物,將全草曬干后,就變成了中醫里的藥草,當然,新鮮的益母草也同樣具有藥用價值,將其搗碎后,往往就可以治療諸多皮膚病證。
益母草是《神農本草經》里的上品良藥,據說,唐朝女皇武則天到了六七十歲依舊面如少女,這其中的“功臣”就是中藥益母草,益母草具有辛味和苦味,同時具有寒性,歸經于心經、肝經和膀胱經。中醫常說“辛開苦降”,因此,益母草的功效其實有很多,可以活血調經、利水消腫,同時,由于其寒涼藥性,因此也讓這味藥材具有清熱解毒的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對于體寒的人來說,若是想要服用益母草,則是不適宜的。
關于益母草的作用,其實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已經做出了總結,即“活血、破血、調經、解毒”,在臨床上,常被醫家用來治療胞衣難下、崩中漏下等病癥,此外,也可以緩解體內瘀血等疾病,總之,具有很廣泛的使用場景。
首先,益母草是一個“通”藥,所謂通藥,就是可以活血通經、疏通經脈的藥材,中醫里,具有這樣療效的藥材有很多,比如川芎、郁金等,其中,川芎是血中氣藥,不僅可以通血,還能通氣,而郁金雖然也是通血通氣的藥材,但其主要作用在肝臟,由肝臟向四周擴散,但益母草就不同了,這味藥材走水分,作用在下焦,可以將體內的水濕和瘀血隨下焦二便,一起從體內祛除。而關于益母草的具體使用,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1.月經不調
月經病是一個很復雜且難以根治的病癥,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月經不調,比如月經不暢、經量過少或是提前閉經等。而之所以會出現這些癥狀,最常見的原因就是“不通”,是體內有東西給堵住了,既有可能是氣滯,也有可能是血瘀,當然,還有可能是寒凝。而益母草藥性辛苦,苦泄辛散,主入血分,善于活血調經、祛瘀通經,因此,也是醫家公認的“婦產科要藥”,若是出現了上述情況,那么就不妨用益母草來緩解,既可以單獨煎服,也能和其他的活血調經藥材配伍,共同治療病癥,用法也十分簡單。
2.腹痛
對于產后的女性來說,醫生首推的藥材就是益母草,因為它可以幫助祛除產后的瘀血,不僅如此,很多女性在月經期間,會伴有明顯的腹痛癥狀,這極有可能就是體內瘀血所致,阻礙了氣機的運行后,就會出現腹痛,而這個時候,益母草就是一個良好的選擇,不過,益母草雖能祛瘀,但也能活血,因此,在月經期間出現了因瘀血所致的腹痛,那么在使用益母草后,一旦癥狀有所緩解,就應立即停止使用,以免用量過大,造成崩漏。
在古時候,醫家還會用益母草來治療難產、胞衣不下等產科病,比如《傅青主女科》里一個叫做“送胞湯”的方劑,就是將益母草和當歸、川芎、乳香等藥材同用,用以治療難產、胎死腹中的病癥。
3.小便不利、水腫
益母草能夠利水消腫,不過,治療小便不利是治標不治本,只不過是利用益母草的利水效果,幫助小便快速排出罷了,因此,想要根治,還得找到其他更為合適的藥材。由于益母草還有活血化瘀之效,因此,更適合水瘀互阻的水腫病癥,既能夠單獨使用,也可以和澤蘭、白茅根等中藥材合用。
不過,益母草雖有諸多好處,但這味良藥也同樣存在缺點,比如,對于沒有瘀滯以及陰虛血少的患者來說,就要禁用此藥,以免誘發出血病癥。另外,益母草雖是女性健康的“守護神”,但唯獨孕婦不可使用,切記切記!
【本圖文由“神希園”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周淺,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復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