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在意的角落里,德國內部也動蕩不安,甚至于可以用不亞于產生一場劇變來形容。雖然德國傳統政黨聯盟黨戰勝了極右翼的德國選擇黨,選出了新總理弗里德里希·默茨,可德國選擇黨的支持率卻在當下實現了反超。
在此種態勢下,總理寶座尚未坐穩的默茨選擇站出來公開發聲替德國選擇黨說話,默茨此舉有何深意,是想借此扭轉當前的不利局勢還是真的就是老好人一枚,眼光著眼于國家利益?
據媒體報道,德國聯盟黨總理候選人弗里德里希·默茨在本月6日舉行的總理選舉第二輪投票中獲得了325票,超過成為總理所需的316票,成功當選德國新任總理。
但默茨卻在就任后當即公開表態稱:“禁止極右翼的德國選擇黨不能解決德國國內的政治和經濟問題。更為重要的問題是要讓德國傳統政黨重新獲得選民的信任”。
默茨這番話是針對德國聯邦憲法保衛局在本月2日宣布將德國選擇黨列為明確的“極右翼組織”而言的。
德國選擇黨被認定為“極右翼組織”后,德國聯邦憲法保衛局就可以對德國選擇黨采取更多監控措施。
更為重要的是,“極右翼組織”是有可能遭到取締的,有二戰的納粹主義經驗在先。
可這無異于巧借政治爭斗侵犯了德國選擇黨應有的民主權利,這實際上是一招臭棋,會讓更多本國立場主義者站到德國選擇黨那邊去。
也就是雖然聯盟黨戰勝了選擇黨,但默茨很可能會從總理寶座上提前下臺,究其原因,繼續執政的關鍵在于獲得大多數德國民眾的支持。
如果得不到支持,即使仍然還是總理,發號施令得不到完全施行又有何意義?
這是默茨極為關注的一點,也很有可能是公開發聲的原因所在。
因為德國選擇黨在上月29日發布的最新民調里占據了上風地位,以26%的支持率超過了德國聯盟黨所擁有的24%支持率。
盡管只是相差兩個百分點,可德國選擇黨的進步速度非常之快,在今年2月份時也只有大約20.8%的支持率。
短短兩個月時間過去,德國選擇黨的支持率就上升了近乎3%,如果德國選擇黨能夠鞏固此種態勢,那無疑意味著德國將會在未來幾年里完全轉向。
德國將不再成為公開聲援和支持烏克蘭的堅定國家之一,相反,德國可能會從自身利益角度出發站在許多歐洲小國一邊。
面對德國聯邦憲法保衛局的如此行徑,德國選擇黨領導人愛麗絲·魏德爾和蒂諾·克魯帕拉共同發表聲明予以譴責。
愛麗絲·魏德爾和蒂諾·克魯帕拉還將此事定性為出于“政治動機”的需要而對民主制度發起的重大打擊,并會用法律手段作出回應。
這樣一來情況就很明顯了,不管默茨是真的老好人還是為聯盟黨的利益出發下場表態,選擇黨都不會善罷甘休。
如果聯盟黨撐不到下屆總理選舉那可就意味著德國政壇真正迎來大變天的時刻,真的有好戲看了。
而這場大戲的源頭毫無疑問是俄烏沖突持續進行的烏克蘭危機成功使得歐洲國家深陷泥潭。
美國可以“不要臉”,通過從烏克蘭身上攫取利益(簽訂礦產協議等)的方式及時抽身,但歐洲就做不到了,歐洲做不到的結果就是自身跟著深陷危機。
英法德三國都在經歷或者已經經歷完了這個過程,而英法德三國都是歐洲國家中比較強大的,其他小國還會遠嗎?
如果將眼光轉回美國,可能就會理解特朗普的苦衷了。
拜登留下來的爛攤子促使特朗普扮演人人喊打的角色,如果特朗普不這樣做,美國也會經歷這樣大的一番變革。
但美國還有最大的威脅沒有解決,不能及時抽身就意味著“不戰而降”,這是何等諷刺的一幕:特朗普既是全球國家的大魔王,又是美國利益的捍衛者。
參考資料:
上任首日 德國總理默茨發言直指德國選擇黨|光明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