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德國選擇黨(AfD)被德國情報部門正式定性為“明確的極右翼組織”,要求取締該政黨的呼聲再次甚囂塵上。近日,德國多地爆發了示威游行,呼吁聯邦議院、參議院及新一屆政府向聯邦憲法法院提出申請,以正式“封殺”AfD。
問題是,如果聯邦憲法法院哪天真的宣布取締AfD,接下來將會發生什么?
盡管這只是一個假設性命題,但德媒《法蘭克福評論報》以此展開了一場模擬推演,并采訪了多位專家學者,探討法律、政治及社會對Af D 禁令 的可能反應。
▲圖源:dpa
首先是法律程序方面。根據德國聯邦國防大學憲法學者格羅(Kathrin Groh)的說法,一旦聯邦憲法法院裁定AfD違憲,黨禁會立即生效,全德國范圍內將不會有上訴途徑。國際上唯一可能的申訴渠道是歐洲人權法院,但這不會影響禁令本身的執行力。
也就是說,判決當天,AfD即告解散,全國及地方黨部需立刻關閉,黨產被沒收,國家財政資助中止,該黨的所有資料及通信系統也將被查封。根據2023年數據,AfD年收超千萬歐元的國家資助,其黨產總額約達3800萬歐元,這些財產均將被聯邦政府接管。
▲圖源:Jens Schlüter/AFP
政治層面的沖擊則更為深遠。若AfD被封,該黨的所有議員——無論身處哪個級別的議會——都將失去其議席。這意味著聯邦議院的46個選區需在60天內補選,其中包括大部分的東德選區。
補選的結果可能重塑政局。例如目前聯邦議院的席次結構中,AfD一旦退出,“紅紅綠聯盟”(社民黨、左翼黨、綠黨)或將首次獲得議會多數。此外,在不進行全體改選的情況下,仍有數百萬AfD選民將面臨“政治代表真空”的局面,這也是法律層面尚無自動機制可解的難題。
▲圖源:picture alliance
更深層的隱憂被認為是社會心理反應。政治學者里希特(Emanuel Richter)指出,禁止AfD可能會引發對民主合法性的質疑,尤其是考慮到該黨獲得了超過20%的選民支持。他警告說,這種做法可能被視為對選民判斷力的否定,從而導致部分選民的激進化和社會分裂的加劇。他還強調,這種情況可能會加深對國家的不信任,特別是在那些本就對國家持懷疑態度的人群中。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AfD被禁,其任何后續“科隆政黨”亦會被迅速識別并取締。憲法學者維特雷克(Fabian Wittreck)指出,只要有受憲保局監控人士參與新政黨,即可被視為AfD的“繼承組織”,遭到聯邦內政部快速封禁。然而,維特雷克也坦言,目前對這種極端情形幾乎毫無經驗可循。
▲圖源:Fabian Sommer/dpa
最后,若真走到這一步,AfD支持者的選票又將何去何從?根據INSA的調查,最多的選票將流向“莎拉-瓦根克內希特聯盟”(BSW),其支持率可借此達到11%。自民黨的得票略升,聯盟黨亦可微漲,但有超過三分之一的AfD選民或將干脆棄權。
總而言之,AfD若被取締,沖擊的不只是一個政黨,更可能撼動數百萬選民的政治認同。法律程序雖然清晰,但社會反應卻難以預測。政黨之“禁”,最終將演變為一場關于民主自身界限與底線的深刻拷問。
(歐洲時報德國版紫蒿綜合報道,轉載請注明公眾號GermanReport)
【德易知(GermanReport)】(原名“道德經”)秉持“以報道德國經典,成報道德國經典”這一宗旨,立足德國,輻射全歐,服務華人,是德國有關新聞資訊的主要微信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