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上午,鄧州市小學數學《研究作業 減負提質》教學研討會在城區三小成功召開。鄧州市基礎教研室小學數學教研員陳海豐老師、張靜波老師、張俊娟老師,城區三小業務副校長阮紅麗及來自全市城區、各鄉鎮的數學骨干教師參加了此次會議。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分層作業設計的標準是什么?課堂上的作業分層設計后如何實施和落實?課后作業如何分層設計,實施和落實?如何借助分層作業設計實施對學生進行培優扶弱?帶著這四個研前問題,老師們且思且行,且悟且進,奔赴一場教研之約。
深耕課堂,共研共進。首先進行的是教學課例展示活動,思源實驗學校的宋夢老師帶來數學課例《筆算加法》,她的課以神話故事為載體,將枯燥的豎式計算轉化為趣味闖關活動,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亮眼的課堂分層作業設計,為不同能力層次的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路徑,既兼顧基礎鞏固,又注重實踐探究與文化浸潤,讓作業成為學生展示與成長的舞臺。課后,宋老師為老師們帶來小講座《作業分層設計的標準是什么》。
城區三小的袁俊亞老師帶來數學課例《約分》,她的課立足新課標,聚焦核心素養,教學目標精準,教學內容設計注重知識銜接與本質挖掘,通過方法對比深化理解;以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構建概念,分層練習適配不同學情;啟發式提問與合作學習雙管齊下,激發思維活力,融入數學史厚植文化自信,兼具知識深度與人文溫度。課后,袁老師為老師們帶來小講座《課堂上的作業分層設計如何實施和落實》。
精意覃思,別具匠心。精彩的課例展示之后,花洲實驗小學的湯娜老師帶來優秀作業設計展示《有余數的除法》,湯老師的作業設計聚焦數學核心素養,創設真實生活情境,集生活化與趣味性于一體,作業評價方式多樣化,展現AI賦能。之后,湯老師為老師們帶來小講座《課后作業如何分層設計,實施和落實》;花洲實驗小學的王麗娜老師帶來優秀作業設計展示《圖形的運動(三)》,王老師的作業設計以數學核心素養為引領,融德育、體育、美術等元素為一體,通過大單元教學,將圖形旋轉的概念與性質融入生活實踐場景。之后,王老師為老師們帶來小講座《如何借助分層作業設計實施對學生進行培優扶弱》。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精彩的視聽盛宴之后,會場迎來了互動交流環節,老師們對兩節現場課例即時評課,并進行思想的交流與經驗的分享;且思且行,長思長新,各異的理解,不同的聲音,教學的困惑與課堂的疑慮在這里得到碰撞,思想在碰撞中升華,智慧在交流中凝聚;老師們結合自身教學實踐敞開心扉,積極發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擺問題,理思路,解疑惑,明前路,讓教研真正的落地生根,散枝開花。
高屋建瓴,精準引領。最后,教研室陳海豐老師為老師們帶來題為《核心素養導向的小學數學作業分層設計與實施》的專題報告。陳老師指出,作業是提升教育質量的關鍵要素,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載體,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作業既要減負,還要增效;陳老師結合作業的具體分類與設計、實施,為大家提供了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策略與實施策略;她結合當前的作業現狀與困惑,呼吁老師們換一種思路:以新課標為導向,踐行核心素養理念,實施作業的分層設計,并從分層設計目標、分層設計策略與分層實施步驟等方面予以引導。
陳海豐老師還結合研前問題的互動、研中問題的生成及作業分層設計與實施的實踐落地給予指導。通過文件的解讀、分層作業設計實施的效果展示與分析、面對當前挑戰的應對策略與總結展望,陳老師號召老師們深思精研、久久為功,聚焦作業設計實施,賦能減負提質增效,實現同頻共振育人!
教育之路,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做則必成。此次教學研討會既是一次思想的盛宴,更是一份行動的指南。老師們必將以這次會議為契機,將研討成果轉化為教學實踐,真正實現作業“減負”與質量“提升”的雙贏!
來源:鄧州市城區三小 丁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