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國多地密集出臺支持數據要素產業發展的政策,從北京朝陽區最高500萬元的數據企業專項補貼,到南京玄武區千萬級數據產業人才資助,再到螞蟻集團發布可信數據空間產品、智譜AI啟動IPO,一系列動態標志著數據要素市場化進程加速。隨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數據條例》正式施行、國家數據局發布《可信數據空間技術架構》征求意見稿,數據資產化、合規化、價值化的制度框架逐步完善。各地政府通過真金白銀的補貼和制度創新,推動數據從資源向資產轉化。例如,上海鼓勵民營企業參與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南寧對高質量數據集開發給予百萬獎勵,江蘇數據交易所首批380個數據產品上線,均體現了數據要素流通交易的迫切需求。螞蟻集團推出的“可信數據空間軟硬一體解決方案”,更是從技術層面解決了數據流通中的信任問題。這些實踐背后,離不開對數據資產價值的準確計量與披露。
數據資產入表并非簡單的財務處理,而是涉及數據確權、成本歸集、收益評估、合規審計等全鏈條工作。以教育部推進教育大數據中心建設為例,跨部門數據整合需要統一標準和接口,而《數據流通交易合同示范文本》的制定,則要求企業具備數據資產合規入表的專業能力。當前,企業若無法將數據資源轉化為資產負債表內的資產,不僅可能錯失政策補貼,更會在融資、交易、并購等場景中處于劣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