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丁香文化節期間,由白城師范學院攜手白城市委社會工作部開展的“‘瀚海紅燭·薪火鶴鄉’大中小幼同宣講 文化場館育新人”主題思政課在學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化場館進行。
白城師范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車廣波,黨委副書記齊晏、高紅巖,白城市委社會工作部部長方萍,以及白城市委社會工作部全體成員,白城市內大中小學、幼兒園師生代表參加了思政課。
學校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圍繞“五個共同”建設“五館一場”,分別為領航啟華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體驗館,寰宇孕芬芳——吉林西部生態文明展館,刻石銘古今——唐鴻臚井刻石展館,丹青繪同心——通榆年畫展館、中國楹聯文化展館,薪火傳師道——“扎根的教育”師道文化主題廣場。系列場館既各自成章又綴玉聯珠、交相輝映,拓展了立德樹人載體,創新了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實現了于文化場域內潤心、在實踐體驗中鑄魂。
“‘至圣先師’孔子的教育思想穿越千年仍熠熠生輝……”宣講員站在師道文化主題廣場上,向圍聚的師生們娓娓道來。廣場上的孔子行教、陶行知授業、黃大年育人雕塑和鐫刻“仁、義、禮、智、信、忠、孝、節、勇、和、廉、恥”十二字的文化柱讓師生們圍觀駐足,在傾聽的同時近距離感受大先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家精神。場館內,思政課教師將思政元素嵌入到場館參觀的全過程,“行走”在多樣的文化場館中,借助真實的情景互動、多樣的主題展覽、豐富的直觀實體,讓師生們沉浸式感悟傳統文化的魅力、“非遺”技法的精巧和生態文明的奧秘。
學校創新“行走的思政課”模式,打破傳統思政教育邊界,將教育家雕塑群、師道主題文化廣場等校園文化景觀系統轉化為思政育人資源,構建“一塑一課、一字一課、一館一課、一詩一課、一畫一課”的“五個一”育人模式。
從“各管一段”到“協同育人”,從“課堂說教”到創新的“行走的思政課”,學校以創新實踐回應了新時代思政教育的命題,不僅打破了學段壁壘,更讓“場館里的思政課”煥發新光,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寫下生動注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