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魯迅先生想必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無論是在上學的時候還是在各種影視劇當中,我們都曾領略過他的風采,可以說他不僅是我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同時也是中國文化革命的先驅者。
雖然我們對于魯迅先生創作的文化和生平如數家珍,但是對于他的家庭卻是知之甚少,畢竟對此他本人也是鮮少對外提及,大多數也只能通過一些他的文學作品來窺得冰山一角,而魯迅先生之所以不愿提及家里的事情,是因為實在有些都丟人……
魯迅先生出身名門之后
說起魯迅先生的家世,能在其當地也是赫赫有名的官宦子弟,這從《少年閏土》當中我們就能管中窺豹一番,雖然當時魯迅家中已然是在家道中落的邊緣,但還是能看出他家中的實力絕非尋常人能比擬。
魯迅先生家中中興是在他的爺爺周福清時期,當時周家家世沒落,已然到了分崩離析的邊緣,不過好在周家福蔭庇佑,出了周福清這么一個才子,這才將周家扶大廈之將傾。
周福清年少時沒有錢去私塾上課,只能在私塾外邊“蹭書”,即便是如此條件,他依然在同治六年的時候參加了浙江鄉試,并且考得了八十六名的好成績得中舉人。
周福清
在同治七年的時候,周福清以“孝廉公”的資格趕赴京城參加會試,只可惜發揮不利未能選中,但好在他結識了任職監察御史的浙江同鄉李慈銘,這才有轉而報名軍機處的考試,之后便被分配到了漢檔房承擔抄錄的工作。
之后在同治十年的時候,周福清再次參加會試,得中第一百九十九名貢士,又在殿試當中取得了二甲第三十九名,被欽點為翰林院庶吉士,正式踏入了仕途。
周福清在翰林院當中學習了三年,之后便被派選到重慶榮昌擔任知縣,后來因為家中父母老邁,只能辭官回鄉盡孝,等到孝期完滿之后才又去往江西省擔任知縣。
雖然周福清才高八斗,但是在官場上卻也過得并不如意,只因為官場當中派系繁多,再加上又有諸多的潛規則,這讓生性耿直的周福清很是苦惱,常常在處理工作的時候和上司發生矛盾,因此周福清也經常被“休職”在家。
周福清被賦閑在家之后,之間便自省不甘每日虛度,于是他便變賣家中的田產,用來“捐官”,候補了一個內閣中書的職務,等到了光緒十四年的時候,他才被正式被授予正七品內閣中書,雖然也曾干出一點成績,但終究還是不被重用。
再加上此時他的母親戴氏在家中病逝,周福清按律應當回家守孝三年,所以他也感受到了晉升無望,于是在次年周福清便告別了在京城當中的友人,攜眷回家奔喪去了。
科場舞弊導致家道中落
光緒十九年的時候,朝廷決定舉行癸巳恩科鄉試,這讓周福清看到了一絲希望,雖然他本人早已經不再對仕途抱有期待,但是他卻對自己的兒子周用吉抱有很大的期待。
再加上當時浙江鄉試的主考官是通政使司參議殷如璋,兩人是同年進士私交不錯,所以周福清便打算利用這層關系打通人脈,讓自己的兒子周用吉一舉登科。
為了給自己的兒子謀取一個好的前程,周福清也是自己的豁出去了,直接聯合幾個家底殷實的考生家長,合謀湊了一萬兩銀子,準備向殷如璋進行行賄。
為了不引起旁人的注意,周福清更是遠赴蘇州去見主考殷如璋,并且讓家仆陶阿順去主考官的船上投帖,并帶去密信一封,信中便夾雜著那一張一萬兩的銀票。
對于這樣的隱秘的事情,殷如璋本人早已經是見怪不怪,所以在陶阿順送上拜帖和信件的時候并沒有多做理會,但是陶阿順性格比較老實,眼見殷如璋不動如山,于是便善意的提醒信封里的一萬兩銀票的事情。
誰知這一句多嘴竟然壞了大事,殷如璋見陶阿順嘴巴不嚴,生怕他出去之后亂說,于是便直接將他給抓了起來聽候發落,要知道當時朝廷對于營私舞弊的處置非常嚴格,雖然殷如璋沒有拿走那份密信,但是他卻結下了周福清的拜帖,這就已經有了受賄的嫌疑。
所以殷如璋為了自證清白,便將陶阿順帶回去嚴加審訊,陶阿順承受不了嚴刑拷打,于是便將周福清是殷如璋同年的事情說了出來,這在無形當中又加重了殷如璋大的嫌疑。
最后殷如璋為了擺脫這些麻煩,只能將此案上報給了江蘇按察使司,最后連同周福清在內的諸多人等紛紛被扣押受審,周福清更是被革職查辦,落了一個知法犯法的罪名,被處以斬監候。
為了搭救周福清,周家上下可是沒少上下打點,即便是散盡夾菜最終也是無濟于事,不過好在第二年的時候慈禧太后六十大壽大赦天下,周福清行刑的時間被延后,后來甲午海戰爆發,光緒皇帝應付戰事無暇顧及其他,這才讓周福清僥幸活了下來。
就這樣周福清在監牢當中關押了八年之久,直到光緒二十七年才被放了出來,但此時的周福清早已經是油盡燈枯,不久后便撒手人寰。
周福清死后周家就一蹶不振,再也沒有了往日的榮光,所以魯迅先生在年少的時候也是體驗了一把由天堂到地獄的轉變,這給年少的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影響。
魯迅
在此期間他除了對家族的衰敗和封建制度腐朽有了深刻的理解,還結識了不少來自社會底層的老百姓,這為他日后的創作提供了非常豐富的素材,也為他日后樹立新文化理念奠定了基礎。
為什么說魯迅先生的文章總是會充滿力量,因為這些都是他親身經歷的結果,那些社會當中的陰暗和丑陋,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能寫下如此直擊靈魂的文字,只有經歷重重磨難,才終將成為一代文壇巨匠,對此您有什么看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中留言和討論。
參考資料:
張伯存. 李慈銘與周福清、魯迅、周作人[J]. 魯迅研究月刊,
段國超. 周福清的生平及其思想概述(下)[J]. 商丘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
劉潤濤. 魯迅家世考[J]. 現代中文學刊,
魏四維. 魯迅祖父行賄案真相[J]. 廉政瞭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