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獨有的和風魅力、優美景致與豐富的次文化,一直以來都令外國觀光客心生向往。疫情后,適逢日幣貶值,日本再次穩坐旅游首選之位。盡管旅游熱潮為當地帶來可觀的觀光財,卻也浮現新難題:本地人苦于觀光公害,外國旅客在異地旅途中也難免面臨一些不便。日本觀光廳對超過4000名外國旅客進行調查,詢問他們在旅途中遇到的問題,統計出6大困擾。
#01:垃圾桶太少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雖然日本街道以干凈著名,但垃圾桶數量并不算多,也不容易找得到,因此多數旅客只能自備垃圾袋,帶回住宿地再丟棄。在上一次的調查中,垃圾桶太少也是讓最多人感到困擾的問題,不過這次的比例相較于上次有減少,意味著問題或許漸有改善。
#02:溝通問題
去過日本旅游的人,或許都有過類似的經驗:用英文詢問店員或服務人員,對方卻以日文回應。語言不通的情況在日本其實一直存在,這次的調查中,「無法用英文溝通」和「垃圾桶太少」一樣,雖然比去年略有改善,但對多數非日語使用者來說,仍免不了得靠「比手畫腳闖關」的緊張感。
延伸閱讀:取消排隊、拒絕刺激,日本Z世代的娛樂正轉向「不要太累就好」
#03:觀光景點人潮擁擠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觀光景點人潮擁擠」其實是日本觀光廳今年新加入的選項,不過初登場便沖上第3名,可見深受旅游熱潮所困擾的不是只有當地人,觀光客也包含在內——過長的等待時間與摩肩接踵的窒息感,使人容易感到不耐煩。
#04:公共交通的利用方式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從哪里上車、怎么轉乘才能抵達目的地?這類問題對于少接觸日本交通系統的人來說,是相當棘手的問題。日本的都會區地狹人稠,車站的規劃也較為復雜,光是摸索每條路線與車型,就得花上好一段時間。相較之下,臺北車站反而顯得像一塊小蛋糕。
延伸閱讀:人生至樂,莫過于同時享受溫泉與美景:觀光界年度指標「日本旅館百選」正式揭曉
#05:標志不夠或難以理解
此問題與去年相比已有所改善,但要做到真正「看得懂」、「看得快」,仍有努力空間。有時候,反而要靠觀光客自身的直覺和運氣,才能在標志海中找到正確方向。
#06:入境手續(等候時間過長)
這項困擾的比例,相較于去年多了2倍以上,作為觀光熱門景點附近的交通要塞新千歲、關西、福岡機場等最讓人感到煩躁。
雖然以上點出了許多旅行過程中常見的困境,不過情況也并非全然那么令人沮喪。調查同時也顯示,超過半數的外國旅客表示旅途中沒遇到什么困難,比去年提升了21.4個百分點,代表整體旅游環境確實正在變得越來越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