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式現場嘉賓合影
2025年5月9日,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團委、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培訓中心、內蒙古藝術學院、內蒙古美術家協會、內蒙古美術館聯合主辦,內蒙古藝術學院美術學院、內蒙古美術家協會雕塑藝委會、內蒙古自治區雕塑學會協辦的“梓土長歌——金鋼雕塑作品展”開幕式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A區多功能廳舉行。金鋼以獨特的視角、想像力,以及創造力,展現他沉深的藝術思考、張力及心靈真實探索。
開幕式現場
出席開幕式活動的嘉賓有: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馬文甲,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董書兵,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陳輝,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培訓中心學術副主任付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主任岳嵩,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系副主任吳昊宇,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書記楊佩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教授馬天羽,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培訓中心陳媛媛。
內蒙古自治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一級巡視員藝如樂圖,內蒙古自治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成員、副主席劉國旗,內蒙古藝術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張蕾,內蒙古藝術學院美術學院院長包雙梅,內蒙古美術館副館長、內蒙古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柳迪,內蒙古美術館副館長額爾敦吐,內蒙古美術館綜合組主任哈斯巴根,內蒙古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李崇輝,內蒙古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陳栓柱,內蒙古藝術學院藝術創作與實踐中心副主任代永峰,內蒙古藝術學院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曲建,內蒙古藝術學院以及清華大學師生代表近百人參加了開幕式。
內蒙古藝術學院美術學院院長包雙梅主持開幕式。
內蒙古藝術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張蕾致辭
內蒙古藝術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張蕾則表示,金鋼深耕創作一線,用雙手賦予泥土和金屬的生命,他的創作既扎根民族土壤,又彰顯了當代審美,將北疆大地的雄渾壯闊,草原文化的深厚底蘊融入到每一件作品當中。
內蒙古美術館副館長柳迪致辭
內蒙古美術館副館長柳迪表示,金鋼的雕塑作品跨越地域,走進清華園, 不僅是一次藝術的對話,更是北疆文化與學院精神的深度交融。金鋼先生的創作強調 “藝術回歸生活現場”,他擅長以民族性、本土性的造型語言表達內心情感和人文情懷,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訪問學習以來,他的作品更加注重對北疆文化當代性轉化的深入思考 。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馬文甲致辭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金鋼的導師馬文甲認為,金鋼在清華美術學院辦個展得到了雕塑系和教培中心的認可。他作品的主題來源于自己的生活,將內蒙古文化和家鄉的印象,做出意象的表達,傳達了他對家鄉和故土的熱愛,也推廣了內蒙古傳統文化中的當代的生命力。
藝術家金鋼發表感言
最后金鋼表示此次展覽不僅是對本人藝術創作的階段性總結。未來,也將繼續在雕塑藝術的道路上探索前行。此次展覽為新的起點,不斷提升自己的創作水平,用更多更好的作品回饋這片滋養他的土地和親人、朋友、老師和家人。
內蒙古藝術學院美術學院院長包雙梅主持開幕式
現場導覽
展廳現場
開幕式結束后,眾人移步美術學院雕塑系C103,參加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陳輝主持的“梓土長歌——金鋼雕塑作品展”學術論壇,本次論壇匯聚了30余名雕塑領域的專家學者、博士生和青年學者,共同圍繞金鋼的雕塑作品展開深入探討,為雕塑藝術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與思考。
論壇現場
論壇開始,學術主持陳輝教授介紹了本次展覽的初衷與籌備過程,強調金鋼作品與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緊密聯系。他選擇馬作為創作題材,用意象來表達,從唐代到漢代的馬,他選用草原上的材料,以建構的方式構架馬的形態,有一種建筑的結構感,同時也是空間的一種意象。
內蒙古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李崇輝表示,金鋼的創作已經持續了10多年,在更高的學術熔爐里面再進行淬煉,尤其是清華美院這種傳統的人文精神的這種熏陶下,能打破疆界的存在,走上更廣闊的藝術疆域。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馬文甲表示,我們從中華民族文化的多元構建體系上來講,也需要有更多元的視角,從更遠的藝術形式中去汲取我們向前發展的營養,把我們的語言構建成一種世界化的語言,中華文化向像世界展現自己的優秀基因的,也需要我們在座的每一位藝術家和文化創作者來努力追求。
藝術家金鋼在研討會上發言
在討論環節,與會者積極發言,圍繞金鋼雕塑創作的靈感來源、地域傳統文化的轉譯、雕塑的本土化與國際化等話題展開熱烈討論,不僅為金鋼的雕塑作品提供了專業的研討平臺,促進了不同觀點和理念的交融,為雕塑藝術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鑒和方向指引。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培訓中心借助本次展覽的機會,開展清華藝術公開課,進行現場導覽。
清華藝術公開課現場
展覽作品
《母與子3》 不銹鋼 120x40x80cm 2022
《母與子2》 木、皮、鐵 200x70x180cm 2022
《母與子》 木、鐵 120x40x80cm 2018
《源生》木、皮、鐵 80x30x170cm 2025
《馬系列——繁衍》木 60x40x60cm 2012
《生生不息》 木、皮、鐵 150x50x165cm 2025(前)
《靜靜地河1》 木、鐵 100x40x130cm 2018(后)
《共舞》木、鐵 50x20x80cm 2012
《鞍馬史詩》 木、鐵 130x40x85cm 2017
《馬系列——印記》 木、鐵 90x30x90cm 2017
《馴鹿的足跡》木 200x30x60cm 2013
《遷途》木、皮 80x20x180cm 2015
《和》木、皮、鐵 160x20x210cm 2025
《寂靜的午后》木、皮 70x20x60cm 2012
《等待》陶 50x15x50cm 2018
《天邊》玻璃鋼 30x150x70cm 2025
《訓》玻璃鋼 70x30x90cm 2025
《草原母親》木、陶 115x30x65cm 2023
《同唱一首歌》玻璃鋼仿陶 200x45x135cm 2022
關于藝術家
金 鋼 JinGang
蒙古族,1984年出生于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右翼中旗,現任內蒙古藝術學院美術學院雕塑系教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2024級訪問學者。
2012年畢業于內蒙古師范大學雕塑藝術研究院獲碩士學位,現為中國城市雕塑家協會會員、內蒙古美術家協會雕塑藝委會秘書長、內蒙古雕塑學會會員、內蒙古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