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網內暢外聯重塑城市骨架,老舊小區展現新顏值,地下“生命線”智慧升級,工業“銹帶”化身城市印記……近年來,河北省石家莊市深入貫徹落實“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按照“缺什么、補什么”原則,持續推進城市更新建設。在交通路網、居住環境、基礎設施、工業遺產保護利用等領域全面發力,推動城市能級躍升與民生福祉提升雙線并進。
疏朗城市空間
一條路的暢通能帶來多大改變?對于石家莊市民梁輝而言,這意味著通勤時間更短了。下班后,在石家莊欒城區工作的梁輝踏上了回家路,駕車駛入復興大街,用時僅20多分鐘就抵達了位于東二環附近的美景小區。“以前下班回家在大路和小路之間來回繞行,如今走復興大街,比之前縮短了近一半時間。”梁輝說。
石家莊復興大街和北三環前身為新元高速、石太高速、黃石高速石家莊城區段,幾條橫穿城區的高速公路一度將城市空間割裂。2021年6月,復興大街、北三環市政化改造項目啟動,2024年4月全線通車,兩條路共連通71條市政道路,石家莊城市道路格局更加完善。
近年來,石家莊持續實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裕翔街快速連通工程通車,倉豐路、倉盛路等6條市政道路建成通車,一條條寬闊的主干道構成了東西貫通、南北連接的城市主動脈。石家莊打通規劃路,對原有道路進行改造升級,2021年至今共打通169條規劃路,形成內暢外聯、高效便捷、區間融合的城市路網。
“得益于高標準謀劃與持續建設,現在石家莊基本形成了骨架路網、主干路、次支路相互支撐的路網系統,不僅提升了城市顏值,而且市民出行更方便。”石家莊市住建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聶文廣說。
道路暢通,城市空間也更疏朗。由于歷史原因,石家莊人口和城市功能在二環內高度集聚。近年來,該市在二環內做“減法”,降低開發強度、拆除違章建筑,騰出更多空間用于城市綠化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目前,我們正加快推動二環路沿線地塊整治利用,涉及整治利用地塊共50個,27個地塊已完成土地供應或整治改造。”石家莊市土地儲備中心主任王占林介紹。
同時,在二環外做“乘法”,石家莊實施擁河發展戰略,規劃建設滹沱河經濟帶,啟動太平河片區建設。位于城市北部的太平河片區,將“藍脈綠芯、圈層組團、大疏大密”空間結構特色和“太平活力岸、滹沱未來城”美好場景充分融入現實,著力打造省會擁河發展起步區、示范區、引領區;龍泉湖片區打造美麗省會城市發展的“后花園”;留營片區打造城中村、老舊市場綜合改造提升示范片區;和平東路片區推動工業遺產與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東南三環片區打造現代化產城融合發展示范片區……“一減一乘”間,石家莊城市發展框架逐步拉開,空間布局更趨合理。
彌補功能短板
“現在小區重新鋪設了道路和排水設施,重新規劃停車場和綠地,下雨路面不積水也不打滑了。”走進石家莊市長安區寶石宿舍小區,居民常婷邊散步邊介紹。寶石宿舍已建成30余年,2023年啟動老舊小區改造,不僅改造了雨污系統、燃氣管網,更新了防水、照明設施,還重鋪道路,重新規劃綠地。改造后的小區煥然一新,居民住得更舒心。
近年來,石家莊加快城中村、老舊小區改造,補齊城市建設功能短板,打造“住用安全、設施完善、功能齊備、出行方便、環境整潔”的居民社區。自2021年以來,全市已累計改造老舊小區2208個,惠及居民30多萬戶。
“我們施行‘一小區一方案’,充分征求居民意見,根據80%以上居民意見確定老舊小區改造方案。”石家莊市住建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宋佳介紹,除了重點改造水、電、氣、熱、通信、消防、雨污分流管網等基礎設施外,還完善養老、托育、快遞、健身、無障礙、電動汽車充電等配套設施,讓群眾從“憂居”到“有居”再到“宜居”。
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城市功能也在不斷增強。時下在石家莊,四支渠項目和東南退水明渠項目正快速推進。現場,機械設備往來穿梭,工人們各司其職。“作為完善城市排水防澇體系的重點工程,四支渠排水防澇項目是石家莊市城區西部排水防澇的關鍵工程;東南退水明渠項目則將顯著提升石家莊東二環沿線區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欒城區等區域的排水能力。”石家莊市城管局副局長李永青表示,兩個項目計劃在今年6月底前完工,屆時城區汛期積水問題將有望緩解。
石家莊市還針對年限長、存在隱患的老舊管網加大改造力度,把城市地下管網建設作為城市更新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建成地下綜合管廊95.7公里,入廊管線達到1106公里。
留住工業記憶
夜幕降臨,絢麗的燈光為石家莊工業遺址公園披上盛裝,園內兩座約70米高的高爐內光影交錯。4月19日晚,“搖滾狂潮·國風狂想”2025石家莊原創音樂節在這里上演。隨著音樂奏響,瞬間點燃現場觀眾熱情。
獨特的工業化場景,濃郁的文化氣息,這里不僅承載著石家莊的工業記憶,更是市民游客爭相打卡的城市地標。2018年,石鋼公司啟動退城搬遷,昔日鋼花四濺的工業區就此閑置,高爐銹跡斑斑,空地生出雜草。石家莊從2023年開始對石鋼舊址進行改造再利用,高爐化身公園標志性建筑,倉庫車間變成工業風十足的咖啡店、電影博物院、餐飲店。“既有工業風貌,也有文化元素,這里就像一座博物館,真實記錄了城市工業的發展歷程。”游客王沖說。
石家莊作為一座傳統工業城市,在發展過程中留下大量工業遺跡。近年來,石家莊市挖掘工業遺址文化價值,實現工業遺址與文旅產業深度融合。“我們在對工業遺存建筑改造過程中,保留了部分生產車間、設備和工業元素,旨在延續城市工業記憶,同時植入文化、體育、休閑娛樂等公共配套和商業服務功能,推動工業遺產與服務業、旅游業融合。”石家莊城發投集團所屬石家莊城市更新集團總經理曹靈銳說。
入夜,灣里廟步行街迎來一天中最熱鬧的時候。文藝集市、糕點鋪子燈火通明,街頭巷尾人群熙攘。20世紀初,灣里廟步行街因正太鐵路而興,已歷經百年風雨。“盡管商品流通量大,但建筑老舊、業態單一等短板顯現,街區發展一度遭遇瓶頸。”石家莊市新華區民族路步行街管委會黨組書記、主任康民生介紹,為發掘文化底蘊,豐富商業業態,步行街于2021年啟動改造提升工程,通過創新街區運營方式,引進品牌首店、老字號、時尚消費品牌等,融合多元業態,創造出更優質、更舒適的消費場景。今年4月份,灣里廟步行街“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正式揭牌。今年“五一”假期,灣里廟步行街客流量超200萬人次,同比增長21%;沿街店鋪銷售額2750萬元,帶動消費較2024年同期增長15%。
從百年集市蝶變成現代和傳統交織、新風和古韻交融的城市新地標,灣里廟步行街承載著城市的記憶,也映照著石家莊城市更新的新圖景。(經濟日報記者 王勝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