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篇原創文章
今年3月份,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國家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2025年第2號公告,發布了50項新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9項修改單。其中包括了發酵乳(也就是大家常說的酸奶)的最新國家標準(GB 19302-2025)!
如果你跟我一樣,屬于沒“斷奶”的酸奶愛好者,你一定想問:“新標準對我們喝的酸奶有什么影響?會不會更好喝?是不是更健康?”今天就來聊聊這件事。
其實這次新國標的變化挺有意思的。它不是大家想象中一板一眼冷冰冰的條文修改,而是藏著不少和咱們健康、口味甚至錢袋子相關的小細節。在十余條更新中,下面這3條關鍵變化,極有可能悄悄改變你手里的那杯酸奶,讓它煥然新生~
變化一:酸奶可以“濃縮”了,蛋白質含量可能更高!
過去,參照舊國標,酸奶只能使用生乳或奶粉做原料。結果導致以“復原乳”作為原材料的酸奶被很多人誤解為“品質堪憂”,雖然人家在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這幾大主要營養素的含量方面,壓根沒啥大毛病,只是少了一些免疫蛋白、活性酶及活性肽等生物活性物質……但,人家妥妥符合國家標準,并不屬于品行惡劣產品。
新國標允許使用一種叫“食品工業用濃縮乳”的原料,即:通過膜過濾等技術,將生乳脫除一部分水分甚至部分乳糖,使其“濃縮”。就營養素的保留及營養價值而言,現在的乳制品加工工藝已經完全可控到“無傷害”——也就是幾乎不改變。大家可以把濃縮乳簡單理解為如同“濃縮咖啡”——單位體積內的水分含量少了,蛋白質和鈣等營養素的含量相應提高了。
這項修改,極大避免了消費者對諸如“復原乳”營養價值的誤解。我個人覺得蠻好的~
你可能要問:聽上去不過是減少了乳制品生產企業的某些生產成本(比如原材料運輸成本),對我們有什么好處呢?
最大的好處就是:我們有了更多“高蛋白酸奶”的選擇!
雖然市面上已經有一部分以蛋白質含量超高為賣點的高端酸奶(蛋白質含量可高達6g/100g,是普通酸奶的2倍),能讓需要增加蛋白質攝入的人“喝一杯抵兩杯”。但,這類高端酸奶品類有限、競爭對手少、價格相對高且不一定能隨處買到。在新國標實施后,相信“蛋白質含量可自由選擇”的酸奶品類會更普遍。這對于一部分需要增加蛋白質攝入的人群,比如進食量有限但需要高蛋白高鈣攝入的老年人、想增肌減脂的減肥人群和/或健身黨、不喜歡吃肉蛋魚蝦的生長發育期的兒童青少年……創造了更大的選擇空間。
不過,濃縮工藝本身成本不低,這類酸奶的價格可能略貴。就算是因為產品的普遍性而讓業內競爭更激烈,價格不排除會相對親民,但,只要蛋白質含量高,價格肯定會高于普通蛋白質含量的酸奶。所以,對于追求性價比的小伙伴們,普通酸奶也完全OK,關鍵要看配料表里的蛋白質含量是否達標(發酵乳≥2.9g/100g,風味發酵乳≥2.3g/100g)。
變化二:“酸掉牙”的酸奶可能變少,口感更友好
沒有甜味助力,純酸奶的酸度會讓很多希望“減糖生活”的人望而卻步,而加糖酸奶的糖含量又讓希望健康生活的消費者肉疼加牙疼。結果,很多人寧可不喝酸奶,也不想在無糖原味酸奶的口感和加糖酸奶的健康指數之間做選擇……(說好的成年人all in呢?)
這下好了!新國標悄悄把酸度的最低要求從≥70降到了60。別小看這10度的酸度差異,它意味著原味酸奶的口感可以更溫和——就像咖啡的酸度分級,酸味降一檔,對口味敏感和/或胃敏感的人更友好。
那么,為什么要調整酸度呢?
過去,為了達到舊國標要求,乳企有可能過度發酵,從而導致酸奶酸澀、乳蛋白結構變粗糙。為了增加適口性,不得不添加較多的糖來平衡口感。對于喜歡吃酸奶的人而言,每天200克左右的酸奶就會帶來將近12-15克添加糖的攝入……這對于本來就應該限制添加糖攝入量的一部分人群,比如兒童青少年,絕對是不可小覷的糖量!
新國標將酸奶的酸度限值下調,這對于乳企和消費者而言,是雙贏的措施:乳企可以使用產酸更溫和的菌種、適當縮短發酵時間、降低甜味劑的使用量,使得酸奶產品在保證益生菌活性+增加口感順滑度的同時,更利好于控糖人群。而乳企自身也能降低生產成本——你好我好大家好!
愛心提示:酸度≠營養價值!酸度降低不代表乳酸菌減少,只要包裝上寫著“乳酸菌數≥1×10?CFU/g”,活性就有保障。
變化三:包裝上的字變“老實”了?選酸奶更省心
新國標另一個超貼心的變化,就是逼著酸奶包裝“說真話”:
加了奶粉必須寫清楚:如果用奶粉還原成牛奶后制作酸奶,必須標“復原乳”,且字體不能比產品名稱小。
殺菌酸奶不能假裝自己是“活的”:有些酸奶發酵后會高溫殺菌(保質期更長,但沒有活菌),現在必須標明“熱處理發酵乳”、“ 熱處理風味發酵乳”、“熱處理酸乳/奶”或“熱處理風味酸乳/奶”。
脂肪含量一目了然:產品名可以直接寫“全脂”“低脂”,不用翻到背面看小字。
這對我們有什么好處?
舉個例子:如果你買酸奶是為了吃到點兒活菌(不管這些活菌一路溜達到腸道后還能活幾只),當你看到“熱處理”標簽,就能篤定它沒有活菌,可以果斷放下。如果想控熱量或控脂肪,能夠一目了解直接選包裝上寫著“低脂”的產品。如果你買酸奶不僅為了活菌,還為了原乳中的其它活性成分,“復原乳”標識能幫你一眼確定它不是你的菜。
總結:新國標下,挑酸奶記住這3點
高蛋白需求→找配料表含“濃縮乳”或蛋白質≥6g的酸奶;
怕酸又想控糖→選酸度低、無糖的溫和款;
功能性需求→活菌酸奶認準“乳酸菌數≥1×10? CFU/g”,避開“熱處理”標簽。
至于新國標何時開始實施?記住這個日期:2025年9月16日!
最后想說,國標的調整其實在倒逼行業進步:讓好產品更容易被看見,讓“渾水摸魚”的商家藏不住。下次買酸奶時,不妨多看一眼標簽——畢竟喝進肚子里的東西,值得咱們多花10秒鐘認真選。
你有過被酸奶包裝誤導的經歷嗎?歡迎留言分享,幫大家避雷!另外,有用的知識要讓更多的人知道,別忘了轉發給你在意的愛喝酸奶的TA哦~
(備注:本文僅做科普,具體產品選擇請根據個人需求判斷)
—— 全文終 ——
(文中用圖來自網絡)
記得給公號加 ??星標哦
否則可能隨時找不到我
遂謙碎碎念
酸奶再好,也不要貪杯哦~
作者簡介
劉遂謙:澳洲DAA認證注冊執業營養師(APD),中國營養學會認證注冊營養師,澳洲DAA及中國營養學會會員,悉尼大學臨床營養學碩士研究生(MND),同時持有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兒科營養研究生課程證書,臨床營養師,科普工作者,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關愛孕產婦健康公益活動專家團成員,北京健康管理協會營養管理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嬰幼兒輔食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Krause營養診療學》等譯著的翻譯委員,眾多雜志及媒體營養專欄作者,曾主編過五套母嬰類圖書,著有《寶寶喂養7堂課 告別焦慮從食育開始》一書。20年面對臨床老幼孕產病患,認定未病防治和心理支持,是醫者幫助和療愈的方向——科普之路,我們一起努力。
個人微信公眾號平臺:Liu_suiqian
參考文獻:
GB 19302-2025,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發酵乳[S]. 北京: 中國標準出版社, 2025.
GB 19302-2010,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發酵乳[S]. 北京: 中國標準出版社, 201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