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經濟學家梁建章曾多次呼吁改革現行的長假制度,因為集中式長假旅游模式不可持續,建議推廣中小學春秋假,緩解旅游供需矛盾。
根據國家的相關發布,五一假期各方的出游人數、總消費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長,國家利用假期提振消費的效果是初步達成了。
但是在實際的旅游過程當中,資源供需失衡和成本飆升的情況屢次出現。
跟以往一樣,長假期間旅游需求短期內爆發,導致景區、交通、酒店等資源嚴重供應不足。熱點景點的門票售罄、酒店價格暴漲10倍……這種現象,幾乎每年都在發生。
01 長假集中旅游缺點多多
很多景區集中假期的時候應接不暇,但是在淡季的時候幾乎沒有人,若為短期需求擴建導致長期的控制率上升,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對游客來講,集中出游面臨著更高的花費,更低的旅游質量。人擠人排隊時間長,服務品質下降,甚至因資源不足被迫放棄形成的情況也是屢見不鮮。
集中出游導致交通擁堵,安全隱患及環境污染,部分旅游客因為國內成本高甚至轉向出境游可能造成外匯的流失。
究其原因還在于現行的休假制度存在局限。
看過一篇文章說,五一假期長假都是為了收割窮人的,因為只有窮人才能在這樣的假期當中有時間出來游玩。
這話說的不無道理。
02應盡快落實中小學春秋假
綜合考慮,還是因為當前的帶薪休假落實不力。盡管2008年《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定員工享有5~15天的年假,但是員工難以自由支配假期,多數人仍然依賴法定的長假。
而在寒暑假期間,學生假期集中也加劇了供需矛盾。寒暑假期間家長被迫集中休假,以配合學生的時間進一步推高了旅游需求。
現有的寒暑假制度沒有充分的考慮季節的適宜性,夏天太熱冬天太冷,春秋季更適合出游,但是也缺乏相應的假期安排。
五一、十一黃金周雖然有假期安排、季節也適宜,但是又太過于集中。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應該集中推廣中小學春秋假和靈活休假,這樣可以優化學生假期的結構,在五一前后設春假,十一前后設秋假,創造兩個新的旅游小高峰環節集中出游的壓力。
并且還需要這個結合國家發布的相關文件,推動帶薪休假和靈活辦公
梁建章表示:集中式長假已經暴露出全國假期的不可持續性,靈活休假和春秋假制度,使破解供需矛盾,提升國民生活品質的關鍵
按照梁建章的觀點,必須要馬上進行改革,因為這不僅關乎到旅游業,更涉及到教育優化家庭關系改善,經濟結構升級等諸多相應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