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阿里前同事的朋友圈滿屏都是馬老師在510阿里日這天,現身在復刻的“湖畔小屋”。
這應該是馬老師自去年以來第三次現身阿里了,此前他分別出現在閑魚和夸克工區。與前兩次不同的是,第三次(這次)現身,我已經不在阿里了。是的,我被裁失業了。
35歲遭遇人生中的第一次被裁員。
今年5月21日就是我35歲的生日,正當我思考如何規劃自己35歲之后的職業生涯,卻意外的收到了阿里被裁通知。
那一刻,真的很難想到,自己35歲竟然面對失業的困境。在阿里的日子,雖然職級不高(P7),但身處大廠,薪資待遇是我和家人比較滿意的,畢竟能覆蓋家庭的生活支出和房貸,每月還有結余。
這次被裁是“慘烈”的,項目取消,整個團隊從上到下都收到了“畢業”通知。
任何不好事物的發生前都是有預兆的。復盤被裁前的種種跡象,一切都是安排好的。只不過自己如“溫水煮青蛙”般不愿往壞方面想而已。
3月份第一周召開部門例會,領導通知本月項目停止加班。當時不少同事暗自慶幸可以早回家,殊不知危機已經潛伏在底下。一個項目停止加班,意味著老板準備減少或者停止投資,失去了投資動力的項目無疑拉響了“被裁”的警報。
雖然,后面領導解釋要拓展新業務,有新的項目上馬。這也暗示老業務即將大規模調整,人員裁撤的風險悄然逼近。
消息靈通的同事先察覺到了不對勁,私下里開始議論紛紛。過了一段時間,可能是感覺到了大家的不安,項目的幾位領導先后在群里發言安撫大家的情緒,大意就是項目正常調整,不要聽信某些傳言,安心工作。
然而,領導在群里發言后不久,我和同事就收到了HR的郵件通知,正式宣告了崗位撤銷的消息。第二天,開始了和HR面對面協商賠償的方案。就大廠而言,一般HR會給出兩到三個方案供選擇。
我最終同意的方案是:N+年終獎+未休的假期折現+一個月活水。這一個月的緩沖期社保照常繳納,我也無需到公司打卡上班,安心找工作即可。并且離職證明上沒有寫主動離職,而是協商離職,這樣離職后申領失業金也毫無阻礙。
失業被裁,于我而言,不是終點,而是重新選擇的起點。
不過,失業找工作之路著實不易。
自己在阿里自己的薪資待遇較高,杭州想要尋得一份與原薪資待遇持平甚至更高的工作,難度很大。當年跳槽到阿里時,我是漲薪30%,身邊同事甚至有翻倍進來的。如今的就業的環境,能找到一份平薪就算不錯了。習慣了高薪工作,就很難適應這種薪資落差。
目前的面試,中小廠居多。中小廠的工作環境與節奏與大廠截然不同,剛開始適應起來很難受。大廠的崗位分工明確,每個人做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即可。有一家中廠給我發了Offer,薪資待遇和阿里差不多,最后我拒了。因為讓我同時承擔三、四個崗位的工作量。
對于阿里,雙不虧欠。
在阿里這么多年,遇到了很多好老板(也有差勁的,不多),績效都還不錯,累計拿了5位數的期權。臨走還有好幾千未歸屬,很心疼。
作為資深的老p7,整體總包完全不輸p8了,我也奉獻了最好的青春年華。關于被裁我也看淡了,即使這次躲過,將來也很容易被盯上,這些都有利有弊。
拿著不菲的“分手費”,暫無經濟壓力,工作慢慢找吧。
作者:佚名;編輯:思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