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來臨之際,阿勒泰市以“演練+科普”的模式,為師生打造沉浸式安全課堂,全面提升校園防災減災能力。
5月9日,阿勒泰市消防救援大隊攜手地區第一高級中學,上演了一場緊張有序的消防實戰演練。隨著急促的警鈴聲響起,全校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迅速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彎腰俯身,沿著既定疏散路線有序撤離至安全區域。消防救援人員同步開展模擬滅火作業,對“被困人員”實施緊急救援,整個過程分工明確、行動高效。
隨后,消防宣傳人員針對疏散過程中的細節問題進行現場科普,從火災預防、應急報警到逃生避險技巧展開詳細講解。演練結束后,還通過答題互動、體驗應急逃生帳篷、參觀消防車輛器材裝備等方式,充分調動起同學們學習消防安全知識的熱情。
學生阿亞拉·阿依登說:“通過這次消防演練我學到了很多關于火災的知識,以及如何在火災中自救,我會將今天學習的知識分享給家人及朋友,也會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更加注意身邊的安全隱患。”
阿勒泰市消防救援大隊團結路消防救援站預備消防士孫松康表示:“此次培訓有效提升了在校師生的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今后我們將持續以多元化形式深化消防安全教育工作 ,凝聚多方合力織密校園安全防護網。”
同日,阿勒泰地區地震局、阿勒泰地震監測中心站工作人員來到阿勒泰市第一中學,開展“地震知識進校園”主題宣傳活動。
活動現場,工作人員用鮮活案例和生動比喻,深入淺出地講解地震成因、災害影響及避險技巧,反復強調“伏地、遮擋、手抓牢”的避震黃金法則。模擬地震場景的互動教學中,學生們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快速尋找課桌、墻角等安全庇護點,有序開展避險疏散。
學生加瑪力·加那提說:“原來科學避震有這么多講究,我要把這些知識畫成手抄報,讓更多同學掌握‘救命技能’。”
阿勒泰市第一中學德育主任李姍姍說道:“通過講座,讓學生從被動恐慌轉向主動防范。防震知識不是紙上談兵,而是能救命的技能。希望這樣的講座多舉辦,讓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的安全第一責任人。”
活動還向師生發放了100余份《地震安全知識手冊》,涵蓋地震避險、災后自救互救、應急物品儲備等實用信息 ,助力安全知識入腦入心。
新疆地震局阿勒泰地震監測中心站副站長、高級工程師張振斌表示:“防災減災是一項長期工作,未來我們將不斷創新宣傳方式,結合線上線下渠道,持續推進防震減災宣傳‘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通過多層次、多形式的科普活動,筑牢阿勒泰防災減災的安全防線。”
(阿勒泰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李夢婷 李怡然)
一審:熱孜萬.玉山
二審:郭平
終審:阿依秋瓦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