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1日,河南省中醫藥研究促進會岐黃中醫文化傳承中心掛牌儀式暨新時代中醫治未病實踐路徑研討交流會,在開封市光明中醫院成功舉行。全國名中醫、岐黃學者、北京中醫藥大學原校長高思華,河南省中醫藥研究促進會會長王海亮,開封市光明醫院名譽院長蔣忠仆應邀出席并致辭。
河南省中醫藥研究促進會會長王海亮等有關嘉賓在主席臺就座
中國醫藥衛生文化協會中醫藥分會常務副會長范吉象,河南省中醫藥研究促進會秘書長仝海洋,河南省中醫藥研究促進會岐黃中醫文化傳承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南陽理工學院張仲景國醫國藥學院副院長胡久略教授,常務副主委兼秘書長李志剛,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主任醫師孟長海,開封市衛生健康委中醫藥管理局原局長齊洪喜,開封光明醫院董事長郭書文,副院長卞玉河,河南省中醫藥研究促進會學術與會員工作部主任仝海寬,黨政綜合辦公室主干事何深意,基層中醫藥推廣中心閆金才等出席揭牌儀式,并參加學術交流活動。
活動現場
河南省中醫藥研究促進會會長王海亮在致辭中指出,岐黃文化是中醫藥的根脈,承載著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健康智慧。成立岐黃中醫文化傳承中心,旨在挖掘與保護中醫藥文化遺產,搭建學術交流與人才培養平臺,依托學會優質專家資源,開展師承教育、學術講座、技術培訓,提升基層醫生的中醫藥診療能力,推動中醫藥文化普及與創新。
王海亮強調,治未病是中醫藥的核心優勢,在健康中國戰略背景下,構建“防-治-養”一體化服務體系,融合現代科技,創新健康管理模式,推廣中醫特色適宜技術,加強中醫藥產業與文旅融合,推動中醫藥健康旅游,開發中醫藥研學路線,讓群眾在體驗中感受中醫藥魅力。
王海亮會長對岐黃中醫文化傳承中心及新受聘的三位負責人提出要求和希望。中醫藥振興發展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傳承中心要辦出特色中醫藥文化品牌,創新發展思路,走出河南,輻射全國。要以岐黃中醫文化傳承中心為紐帶,以治未病為抓手,推動中醫藥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為健康河南、健康中國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王海亮會長與開封光明醫院董事長郭書文共同揭牌
河南省中醫藥研究促進會會長王海亮,開封光明醫院董事長郭書文,共同為河南省中醫藥研究促進會岐黃中醫文化傳承中心揭牌。
河南省中醫藥研究促進會會長王海亮為傳承中心三位負責人頒發聘書
揭牌儀式上,河南省中醫藥研究促進會會長王海亮、秘書長仝海洋,岐黃中醫文化傳承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胡久略,分別為傳承中心主任郭書文,副主任閆金才、李志剛頒發聘書。河南省中醫藥研究促進會學術與會員工作部主任仝海寬,宣讀關于成立岐黃中醫文化傳承中心的決定。
學術與會員工作部主任仝海寬宣讀成立岐黃中醫文化傳承決定
揭牌儀式結束后,隨即召開了新時代中醫治未病實踐路徑研討交流會。全國名中醫、岐黃學者、北京中醫藥大學原校長高思華教授作了題為《新時代中醫治未病路徑探討》的主旨講座。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主任醫師孟長海作了題為《甲狀腺功能亢進癥中西醫治療的思路和難點》學術報告;河南省針灸學會理事、開封光明中醫院副院長卞玉河分享了《臍針臨床病案》開封市光明中醫院董事長郭書文副主任醫師作了題為《視網膜色素變性中醫治療》的講座;河南省中醫藥研究促進會適宜技術推廣中心主任閆金才,作了題為《攜手好鄉醫 共建一個家及基層中醫藥常見病小驗方分享》
與會代表合影
來自全省各地的中醫藥領域的專家、學者和基層醫師200余人,參加研討交流。與會人員紛紛表示,此次交流研討,各位大家傳經送寶,不吝賜教,收獲頗豐,對新時代中醫治未病實踐路徑更加自信、方向更加明確。研討交流活動,取得圓滿成功。(攝影:何深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