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鄉黨們,咱今天不光學種柴胡,還要學法律!富了口袋更要富腦袋!”近日,在陜西省寶雞市陳倉區拓石鎮通洞村柴胡種植基地,一場綠意盎然的“法治+技術”田間課堂正在火熱開講。
這一次,陳倉區檢察院特邀省級中藥材專家陳潔與檢察官“組團下鄉”,把法律課堂搬到千畝藥田之間,實現“法治護農”與“科技興農”雙向發力。
“柴胡喜陽怕澇,要選土層深厚的緩坡地。”陳潔手持柴胡樣本現場教學。“就像法律講究‘因地制宜’,土地管理法規定基本農田不能隨便改種經濟作物,咱既要種好藥材,也要守好耕地紅線!”檢察官順勢普法,“2024年,咱鎮上老李家在流轉土地種柴胡時,因合同沒寫清年限鬧上法庭。大家簽合同時千萬要注意……”用方言土話講解真實案例,農戶們邊記邊點頭:“原來簽合同比施肥還有講究!”
“我家出現的這種害蟲如何防治?”“買什么農藥效果好?”在“田間問答”環節,陳潔來到藥田,針對農戶提出的問題一一解答。“剛才大家說到的‘1605’即對硫磷,是國家禁用農藥,滲入土壤會降低柴胡品質,一定要選用正規廠家的苦參堿、吡蟲啉等。”檢察官立即補充,“如果買到假冒偽劣農藥,記得保存證據依法維權!”
炊煙升起時,檢察官的鞋子上已沾滿泥土,專家的筆記本上也寫滿了數據,不少農戶圍著檢察官和專家詢問,也期待著下一次這樣接地氣的普法課。
來源:檢察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