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雁江區保和鎮盤龍村的土豆種植基地里,機器轟鳴聲打破了鄉村的寧靜。土豆收獲機在田壟間來回穿梭,隨著履帶的滾動,地下的土豆被翻出地面。20余名工人緊跟其后,將土豆快速分揀、裝袋,田間地頭一派繁忙豐收景象。
村民收土豆。
業主劉道兵站在地頭,手里捧著一顆重達一斤半的土豆,滿臉喜悅地向記者展示?!敖衲晡覀兎N了實驗1號、V7、沃土5號三個品種?!彼榻B,三個品種各有優勢,有的抗病性強,有的產量突出,“多品種種植就像給收成上保險,能有效分散風險。”據他預估,今年盤龍村種植面積有160畝,畝產量可達8000斤左右,采收工作預計在本月底完成。
采收土豆。
說到采收效率,劉道兵指著正在作業的收獲機感慨:“半機械化作業幫了大忙,一臺機器抵得上50到80個人工,效率大大提高!”
這批土豆自去年底種下,歷經約5個月生長周期迎來成熟。目前,土豆批發價每斤0.8元,主要銷往云貴川等地?!爱敵踹x址,就是看中這里松軟的土壤和充足的水源,特別適合土豆生長。”他說道。
在采收現場,不同工種的工人各司其職。每裝一袋47斤的土豆可獲1.8元報酬,熟練的長期工一天能裝160袋左右;負責拔苗揭膜的工人則團隊協作,按畝數計薪,人均日收入150元。
土豆收獲機。
村民朱碧會邊麻利地裝袋邊笑著說:“在家門口干活,既能掙錢又能照顧家里,大家干得可起勁兒了!”現場還不乏來自甘肅、陜西等地的務工者,甘肅的王彩霞拍掉手上的泥土,語氣中透著興奮:“聽說這邊土豆種植規模大,來了后忙個不停,而且大伙兒都很熱情!”
土豆收獲機采收。
土地流轉成為盤龍村特色農業發展的重要引擎。全村共流轉土地1300余畝,除了土豆,小白菜、西瓜、西葫蘆等蔬菜也在這里蓬勃生長,形成多樣化種植格局。
村民收揀土豆。
近年來,雁江區保和鎮持續發力,通過土地流轉、規?;N植、科學化管理,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推動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如今,特色農業產業正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強勁動力,在希望的田野上繪就新的發展圖景。
全媒體記者 胡燦鳳 杜雅蘭 秦建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