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商業認知,解讀財富密碼」
本文是萬叔的第681篇原創
大家好,我是創始人萬叔。
今天震撼消息,中美達成了關稅協商。
雙方關稅暫時恢復到10%,剩下25,90%天以后再說。
多余的,賭氣式的關稅,就算了。
星球里,這事兒聊得火熱。
對我們有啥影響呢?
以下是正文。
這個事情,我們要先看歷史的大趨勢。
大趨勢是什么?
是美國作為一個消費驅動的國家,在更換供應商這件事情上,是兩黨甚至是全國少有的共識。
這事兒已經超越了黨派的意見之爭,變成了一個國家級別的共識。
也就是說,脫鉤是個更大級別的趨勢、概念。
不會隨著關稅協議達成而轉變。
區別只在于,是硬生生的脆斷,還是緩慢的消耗。
所以,不可能回去的,那種中美蜜月的關系,不可能回去了。
這個宏觀,各路大V都有深入分析,萬叔這里不贅述了。
作為咨詢行業的人,萬叔想重點跟你展開一幅畫卷。
我們為了迎接這場風暴,規劃哪些準備?
第一,制造業高端攻堅
美國國務卿盧比奧,發過一個公開的文件,就是展示中國制造2025的規劃,實現了多少?
一調研,發現,除了農用機械方面以外,在包括大飛機、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幾乎都超額實現了。
中國已成功占領十大高價值、高科技領域中的四個:
- 電動汽車
中國出口的電動汽車(和內燃機汽車)數量超過任何其他國家。
- 能源和發電。
中國是核反應堆技術 的領先者,并控制著全球 80% 以上的太陽能供應鏈 。
- 高速鐵路
中國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已建成長達 28,000 英里的高速鐵路。
- 造船。
中國目前的造船能力是美國的200倍,也超過其他造船強國。
在五個領域部分實現了其目標:
- 航空航天。
中國的商用航空業令人失望,但航天工業相對成功,中國無人機制造商 已占據美國商用無人機市場90%的份額。
- 生物技術。
中國生物技術公司仍然依賴西方的資本和專業知識,但它們正在生產新型藥物和療法。
- 新材料。
中國已經建立了龐大的新材料研發基地 ,盡管該基地的成果還不盡如人意。
- 機器人和機床。
中國機器人公司 正在穩步蠶食國際公司的國內市場份額。
- 半導體。
美國的出口管制未能阻止北京的微芯片領軍企業,這些企業在“傳統”芯片生產領域正接近全球主導地位。
中國僅在農業機械領域失敗。
第二,嚴控金融和地產泡沫
萬叔23年以前,咨詢的客戶最多的是大地產相關的企業,地產、城建類型的本質上是金融企業。
地產還好點,債全部背到居民身上,風險相對分散。
最大的潛在危險,是城投平臺。
是不是所有都這樣,萬叔不知道。
但萬叔服務的那幾十家平臺企業,都是靠債務驅動發展,幾乎沒有效益意識。
做咨詢,也全憑良心,不少都是被忽悠過的,跟萬叔的交付一對比,才拉出基準線,知道好壞。
就是這樣的干兒子,國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規則、紅線。
把債務顯性化,把風險顯性化,同時冒著經濟下行的風險,去杠桿,避免債務爆雷。
所以,美國人的咨詢報告里,寫的中國城投債、地方債高企,禁不起壓力。
對嗎?
也對,也不對。
邏輯上沒錯,時間上錯了。
我們已經用自己強大的糾錯能力,刮骨療毒,把病情穩定了下來。
自己主動引爆,比對手踩爆,要好得多。
第三,國際國內雙循環
過去,國內沒有中產,都是牛馬。
萬叔小時候,最好的土特產要外貿,最好的糧食、衣服、布匹,都要外貿,賺美金,賺外匯。
偶爾聽說一些出口轉內銷的貨,都蜂擁而至上去買。
而現在,我們已經擁有了和美國人口差不多的,三億中產階級。
這是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是不可忽視的消費力量。
這也是關稅脫鉤以來,經濟韌性的存在和勇氣。
同時對普通消費者而言,把教育、地產、醫療這些泡沫屬性的行業,重拳出擊,打成實用型的產品和服務。
不排除還有高端的,但只要你不攀比,還是不至于沒有。
第四,全民意識的統一
花了5-8年時間,清理了互聯網領域的一大批“公知”、“憤青”,避免了境外敵對勢力的宣傳口徑對大眾的侵蝕。
其實,作為一個新媒體的新人,萬叔覺得,這是對的。
最大的意義就在于,降低了解釋成本,不用一天到晚面對幾個故意找茬的,造成內耗。
更多的時間精力,可以放在自我發展的方向上。
就像企業,在某種程度上的集權,是更容易一條心,突破桎梏,創造奇跡的。
而歐美那群老爺們,對我們的認知,大致類似于我們對印度的認知PLUS版。
還在那種,神秘的東方古國敘事中,沒有正視中國的強大和崛起。
等到不得不正視了,又發現,我們已經清理了各類間諜,強化了保密意識,信息難以被摸透。
所以史蒂芬米蘭,給特朗普總統寫的海湖莊園協議,投名狀里面,依然是引用2018年貿易戰訛詐中國的經驗。
懂王這次急火火的加關稅,也是想,復刻上一次的手段,再訛一筆,據說數目都想好了。
一年3000-5000億美金的關稅收入,中國承擔大頭。
殊不知,我們已經臥薪嘗膽,越甲吞吳,早就今非昔比了。
所以,搬起石頭砸自己腳,是可以預見的。
具體,可以看我之前被擼掉的那一篇,懂王到底是怎么想的。
https://t.zsxq.com/JAuSp
戰場上拿不到的,談判桌上也拿不到。
進入加速發展階段,我們的實力,已經不一樣了。
至于未來的大趨勢。
曾經有一段時間,大家都挺悲觀,覺得我們拿的是日本的劇本。
但這段時間的一系列操作,很明顯,我們拿的是美國20世紀的劇本。
對,就是那個,100年前,美國超越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國的劇本。
具體來說,美國是怎么超越的呢?
首先,在1894年,美國GDP超越英國。
對比一下,目前我們的人民幣計價平價購買力,已經超越了。
然后是重塑世界秩序。
美國是通過兩次世界大戰,顯示出世界第一的武裝力量。
通過雅爾塔協議,加上和平時期的冷戰、殖民地解放運動,重塑了世界的地緣政治秩序。
目前通過制造業的對比來看,我們的武裝力量,和戰爭潛力,雖然沒有官宣,也還沒有經過實戰檢驗。
但實際上就是世界第一。
耿爽大使在聯合國的霸氣回懟,是說明了一些問題的。
“如果中國真的向俄羅斯提供軍事補給,那戰場的局勢早就不是今天這個樣子了?!?/p>
最后,是成為世界的政府,向全世界收取鑄幣稅。
根據達里奧的這幅周期圖來看,霸權更迭,不可避免。
畢竟中國智慧,幾千年來的理解,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而懂王,這個代表紅脖子利益的老人,就像大明最勤勉的崇禎皇帝,想要憑一己之力,挽既倒于將傾。
但最終等待他的,不是美利堅總統山上的第五個雕像。
而是華盛頓砍倒的,那顆歪脖子櫻桃樹。
關注萬叔,階級躍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