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式現場
4月18日,寧夏美術館(寧夏書畫院)新展“黃土是我的氣質——‘厚土油畫會’與寧夏當代油畫作品展”開展。作為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全國美術館青年策展人扶持計劃入選項目,本次展覽旨在通過系統性的研究梳理,為寧夏美術發展提供全新的觀察視角與思考維度,進一步挖掘地域文化的獨特價值。
嘉賓合影
1985年,“厚土油畫會”在寧夏誕生,這一青年藝術家團體于1986年在銀川舉辦“厚土油畫會十人展”。此次展覽是寧夏藝術家在現代繪畫探索道路上的集體亮相,他們運用現代性藝術語言,表達對個體命運與地域精神的關注,為寧夏美術界帶來全新氣息。盡管隨著成員各自發展,“厚土油畫會”逐漸沉寂,但其蘊含的精神內核卻始終延續,40年來激勵著寧夏油畫家以這片土地為靈感源泉,不斷探索創新,塑造出獨特的地域藝術氣質。
展覽現場
本次展覽以“厚土油畫會”為切入點,構建起三重敘事維度。第一部分通過20世紀80年代的文獻資料、代表作品以及場景復原,重現“厚土油畫會”及其首次展覽的歷史原貌,讓觀眾直觀感受當時的藝術氛圍與創作熱情;第二部分聚焦藝術教育與個體發展脈絡,深入剖析畫會形成的原因,并追溯核心成員的藝術成長軌跡,揭示藝術傳承與個人創作之間的緊密聯系;第三部分將視野拓展至近40年來寧夏油畫創作的全景,力求全面、真實地展現寧夏當代油畫創作的多元風格與豐富成果。
展覽現場
除“厚土油畫會”成員的作品外,展覽還匯聚了楊永仁、王雪峰、張巖、潘滋培、楊占河、岳亞鵬、孫全義、馬瑜、張金鳳、李曉春、曹自杰、付世文、馬樺、王騫、陳博、李文、李奕梁、李尚知18位寧夏當代油畫藝術家的32件(組)佳作。他們的作品共同構成了寧夏當代油畫的豐富景觀,體現了寧夏油畫藝術的傳承與發展,從不同角度反映了寧夏的地域特色和時代精神。
座談會現場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7月20日。為充分發揮展覽的文化傳播與教育功能,寧夏美術館(寧夏書畫院)在展期內還將策劃講座、工作坊等一系列豐富多樣的公共教育及相關活動。
部分展出作品欣賞
任振江《肖像》 布面油畫 1982年
王印泉《田塬》 布面油畫 1986年
孫立人《不盡的河》 布面油畫 1986年
張鍵 《船工》 布面油畫 1986年
潘滋培 《家園》 布面油畫 2003年
楊永仁 《陵》 布面油畫 2003年
曹自杰 《我的田野》 布面油畫 2014年
王騫《多種樹》 布面油畫 2019年
王雪峰 《草原》 布面油畫 2021年
李奕梁 《路過風》 布面油畫 2021年
陳博 《春風里 新青年》 布面油畫 2022年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編輯 | 劉 晶
制作 | 蔡培新
校對 | 蔡培新
初審 | 李振偉
復審 | 馬子雷
終審 | 金 新
《中國美術報》藝術中心內設美術館、貴賓接待室、會議室、茶室、視頻錄播室,背靠中國國家畫院,面臨三環,功能齊全、設備完善,誠邀您到此舉辦藝術展、品鑒會、研討會等活動。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三環北路54號
聯系人:王會
聯系電話:010-68464569 18611300565
《中國美術報》為周報,2025年出版44期。郵發代號:1-171
1.全國各地郵政支局、郵政所均可訂閱,264元/年
2.直接向報社訂閱,發行聯系人:吳坤 電話: 13071178285
新聞熱線
電話:010-68469146
郵箱:zgmsbvip@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