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不會笑青年。
早上看到個微博熱搜,在武漢,坐地鐵、騎自行車、節約用電這些日常小事,竟然能直接幫你省下銀行貸款利息!
真心覺得這個想法非常好!
坐地鐵也能“賺錢”?
報道中提到一位主角,武漢市民魏英。
向記者展示了她的“戰績”:用4.5萬克碳減排量,成功抵扣了當月90元的貸款利息!
這位武漢市民的日常是這樣的。
每天早上,魏英騎著自行車“嗖”地沖向地鐵站,再換乘地鐵去上班。家里電表綁定了“惠節電”小程序,連快遞紙盒她都不放過,攢起來換碳減排量。
結果呢?一個月下來,她能攢4萬到5萬克的碳減排量。
重點來了:這些碳減排量就能直接抵扣銀行貸款利息!
按當地的活動規則:1000克碳減排量=2元利息紅包
這4.5萬克碳減排量,就是90元的真金白銀啊~
魏英說她還拿2萬克換過葡萄酒,3000克換過超市5折券,簡直把低碳生活玩出了花兒!
有網友調侃:“我得趕緊搬到武漢,天天坐地鐵還房貸!”既環保又能省錢,誰不愛呢?
在武漢,只要你踐行綠色生活方式,比如坐公交、騎行、節約用電,就能攢碳減排量。具體咋算?來,給你看幾個例子:
坐一次公交,212.5克碳減排量到手!
騎行1公里,93.3克!
坐1公里地鐵,78.4克!
這些碳減排量會自動記到你的“碳賬戶”里,攢著攢著就能換打車券、購物券,甚至小禮物。
截至目前,已經有超150萬人加入了這場“低碳江湖”的冒險!
市民的真實體驗
魏英的例子只是冰山一角。
很多武漢市民都表示很贊!
有人說:“以前坐地鐵就是趕時間,現在每次刷卡都覺得自己為地球做了貢獻,還能攢點‘小錢錢’,心情都不一樣了!”。
還有人感慨:“兩塊錢雖然少,但攢多了真能抵一頓外賣,關鍵是覺得自己特環保!”
當然,也有人覺得兌換比例有點“摳門”,1000克才換2塊錢,攢到能抵一筆大利息得費點勁兒。
但大部分市民的態度很樂觀:“錢多錢少無所謂,主要是這種低碳生活方式讓人覺得有盼頭!”
其實,還真別小看這樣一個舉措,威力是巨大的。
我觀察到,現在很多家里長輩,無論用不用手機,手機上總是在播放視頻,還是自動持續播放!
起初你可能以為是老人忘記關手機屏幕了,后來才發現,這都是他們故意的。
就是因為某些APP號稱刷視頻能“賺錢”,于是老年用戶群體就被吸引,反復刷N多視頻,甚至為此把手機刷的發燙。
最終賺個幾毛錢,瘋狂刷視頻手機肯定更卡了,時間久了甚至還把自己搞的頭暈眼花。
若如果將武漢這種思路應用起來,比如戶外走走路健身就能抵扣紅包、或代金券。
社會更低碳,群眾賺點小錢+體質還更好了,企業用戶粘性也會更高,這可比天天刷視頻強太多了。
武漢這次的嘗試,是政府、企業、市民三方合作的成果。
政府搭臺,企業出錢出力,市民積極參與,形成了良性循環。
期待其他城市也推廣開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